一
下班到家,进门就听见婆婆又在生气,碎碎念,大概又是公公做“错”了什么吧。
自从我进了这个家的门,逐渐对婆婆的碎碎念习以为常。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很烦,婆婆每次都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生气,埋怨公公,诸如洗碗没用淘米水、拖地用的拖把不对、喂娃喝水把衣服弄湿了之类的。公公也足够固执,不管婆婆重复说了几百次几千次,他依旧我行我素。婆婆从来不对我和老公发脾气,老公是她的宝贝儿子,自然是捧在手上放在心上,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至于我嘛,算是享受了爱屋及乌的待遇。
但是,每天不定时的生气、唠叨、碎碎念,我在家听着也会觉得很烦,哪怕这不是针对我的。并且我觉得,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就算生气唠叨,也改变不了什么,何必弄的那么糟糕。每次婆婆生气,公公当不知道,我和老公又不敢参与进去,怕惹恼婆婆,最终的画面就是,一家人都默不作声,就婆婆一个人生着气。
有那么几次,碰到我也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很想生气,一回来家里就听见婆婆骂骂咧咧的,真的很烦躁。可每次,我都在爆发的临界点噤声了,仔细想想,婆婆其实是很可怜的。
二
公公是那种一拳都打不出一个屁来的“闷棍”,只会埋头做自己的事,自己的衣食住行,全靠婆婆一手打理,久而久之,产生了依赖性,哪天早上起来婆婆没把袜子摆在床头,他这一天就不会穿袜子,完全被婆婆惯成了一个生活白痴。这样一个人,就不要指望他会对自己的妻子嘘寒问暖,前恭后倨地“伺候”了。
我老公是独生子,从小到大虽然都是跟着他妈转,但儿子再贴心,有些心事也没法儿跟儿子讲。尤其是儿子长大了工作了找对象了,留在家里的时间更少了,一个月回来不了几次,说不上几句话。
我刚住到婆家去的时候,老公还在外地上班,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每天晚上吃完饭,公公立马“消失”,进了卧室用手机下棋,我因为孕吐的厉害,吃完饭也总是躺回了房间,婆婆把厨房的事忙完,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看电视,那时候我以为婆婆话很少。
事实上,跟两个榆木疙瘩一样的大老粗,即便一个是自己老公一个是亲生儿子,能说的上几句话呢。
三
后来等我状态稍微好点的时候,下了班回去,到厨房想着帮婆婆做点什么, 婆婆看我待在那,就开始竹筒倒豆子一般说开了。有时候说早上去菜市场,自己挑好的菜被别人抢了去,有时候说看到卖菜的老人家可怜,有时候说隔壁谁谁谁大白天的在吵架,家长里短,蜚短流长。
婆婆是一个特别不会调节自己情绪的人,而偏偏身边也没有人去开解她,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受了气,却无处诉说,压在心里会越想越气愤,万一碰到公公恰好做“错”了一点点事,就炸毛了,而我们有时回到家,感受到家里的高气压,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大气都不敢出。
相处几年下来,发现婆婆其实是个很善良的人,可唯独对自己很苛刻,又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就总是把自己弄的气急败坏,杂乱不堪。
四
婆婆这几十年,大概都是这种状态过来的,工作的时候,或许还能跟身边的同事说一说,退休后这些年,几乎与社会完全脱节了,她满肚子的话没处说,情绪无处宣泄,就只好拿公公出气。可这样的“出气”有时候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让自己更加烦躁,然后又想起之前的种种,瞬间秒变“祥林嫂”。
这样的婆婆是很让人心疼的。有时候,我很想给她一个拥抱,把自己当成她的小棉袄,静静地听她唠叨,听她碎碎念。让她的心情变得平静祥和。她为这个家庭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理应享受家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