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作的时机很好,写在疫情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文学体验”这个命题。这本书的框架就是围绕“三十讲”来叙述的,有故事,有感悟,有体验。节奏舒缓,不紧不慢,边看边羡慕作者,有大把的时间,有大把的闲空,还有超大容量的知识存储,这本书缺少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问世。
文学体验是什么?是细品生活后,得到的心理感受。
文章分为三十讲,每一讲都在阐述生活的某种情景:你孤独吗?你心中有爱吗?你有没有一个形象让自己念念不忘?有哪一件事你会记忆一辈子? 有没有一段时间你心里只有你的爱人,只想跟他地老天荒,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你读过哪本世界著作,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读过哪本书是以失败者或者穷人为主角的……
三十讲里提出了三十个问题,在叙述这三十个问题时,作者采的观点比较客观,这种客观态度也使得这本主观性很强的作品不会让人生厌。比如,前言讲到鲁迅的例子,“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很吵”,“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两句都是鲁迅说的,只不过前面一句话身体健康,后面这句话处于病重。
作者的评价是:不同的人生状态,可能有不同的人生感受。有时,我们可能会有互相矛盾的感受,但,无论是在过去的几个月,还是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些复杂的感受。
而正是这种感受,成为了我们文字灵感的来源,是我们最初的文学体验。作者觉得这种体验大多与生活的困境相关。比如孤独,总有一些时候,你会有一些有些问题难以回答,很难说满意,也不能说不满意,找人聊不是觉得别人是傻子就是被人认为是傻子,这时候你就需要文学了:跟书中的人谈一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孤独。
在人生的孤岛里,文学可以拯救你。
比如,在作者在要情感做什么这一节里,举到了《艾皮凯克》和《死亡诗社》两本小说,艾皮凯克是台会写诗的机器,它想跟人类谈恋爱,但做不到,于是它把自己烧掉了;《死亡诗社》中有一个学生因为老师爱上了诗,想学戏剧,跟爸爸爆发了矛盾,自杀了。这些都是情感。我们要情感做什么?
作者说,有人死于意外,死于疾病,或者像一个先知一样死于绝望。但更多的人会被岁月慢慢吞噬,这其实就是生命的本质。我们的情感更丰富,我们对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这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生命的丰盈。
与作者观点不同的是,而我则认为,或许,喜悦,也未尝不可成为一种不错的文学体验来源呢?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优点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切入。
整本书更像是聊天,有点像春天里荠菜满坡的野地里,夏天里摇着蒲扇的杨树下,秋天里飘着麦香的打谷场,冬天里热气腾腾的暖炕上,爷爷用一肚子的故事喂饱你的情景似的,总感觉作者没说够,一个接一个,不管不顾地往出冒。不由得佩服作者,胸中自有万千沟壑,自能海纳百川呀!
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书单。
本书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切入,每一讲都会以文学名著或者电影举例,概括故事梗概,品评作品优劣,总结个人感悟。有一讲是“旅行为什么不能安慰你”,里面举到了《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流动的圣诞节》《卡佛传》《论吉卜林和使世界变小》《医生夫妇》《印第安营地》,由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而使得这部电影在记忆里深藏了几十年,后来又机会去了解海明威,通过其他作品来更深刻的了解当年那部电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人生阶段,感受是不同的:三十年前,作者通过黑白电视,在脑海里展开了对遥远非洲的遐想;三十年后,作者有了自己的儿子,却切实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就是儿子,站在自家的菜园,仙境仿佛就在自家门口敞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