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姓氏文化、家族文明到底应该继承哪些优良传统?同时,应该怎样传承姓氏文明才能够很好地继承先人的智慧结晶,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热心姓氏文明宗亲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家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它就像是一个个细胞单位,凝聚而成中华博大精深的思想文明。但是,姓氏文明集中表现的家族文化,总体来说是很匮乏的。怎么讲呢?家族文化所包含的方面较广,同时又比较窄;在家族文化研究中,我们发现几条通用的线索:姓氏起源、发展史、代表人物、家训。对于姓氏起源方面,历史是固定而不变的,因此,单单讲述姓氏起源方面只会是单调而无味的。而对于发展史,历史原因,不能一一尽述,很难甚至是无法收集相关一个地方姓氏演变的资料。代表人物方面呢?讲述来讲述去,就是让大家以先人为榜样,进取,不浪费人生。
所以,我以为最典型的家族文化传承应该是对其家训与时俱进地继承与丰富发展。家训是由家族先人总结劳动经验,分享心得而得出的具有良好指导价值的训诫,它对社会精神的塑造是其他类家族文虎所不能比拟的。
然而,在历史的演变中许多家训遗失或者是直接受到烧毁,另外还有一些家训带有极端的封建主义色彩,这是人人平等的新时代所不应该推崇的,因此,家训的与时俱进更新,对家族的发展繁荣有非常良好的作用,也将产生极其良好的影响。中国社会千百年来,一些历史上声望很高的家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部支撑全族人精神世界的家训,这就是家训对“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对社会精神的塑造。
因此,我们在传承梁氏家训时,很刻意地引用中国优秀传统家训,并=根据本梁氏家族文化的情况,对优秀家训进行了再改写,目的就是丰富梁氏家训部分。我们看到,梁氏家族作为一个中华大家族,却没有一部梁氏族人自己独特的《梁氏家训》,有点说不过去,我们的目标就是为这样一部中国特有的《梁氏家训》作一点点贡献。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家训是由人来书写的,我们没有必要去纠结一篇家训起源那个地方的梁氏家族,因为梁氏宗亲在书写家训时,只能是根据当地情况的需要,就事成文,而不是思考到全国范围。因此,在传承梁氏家训时,并没有必要纠结其起源于何处,而只需要知道这是怎样的家训?家训好不好?是不是对将来教人育子有帮助?哪一些有用,而哪一些没有用?应该从这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我们的这一点建议,呈上广大梁氏宗亲同仁,妥当之处,敬请采纳,不妥之处,愿一笑置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