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作者: 美好从现在开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9:54 被阅读0次

      人都说,读一本好书就同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而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像是站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鸟瞰这个国家一样。我们可能看不到这个国家所有的细节与大大小小的失败与成功,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却能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对待世间万物,让我们不在盲目听从权威。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主要讲述了马克思对于德国不良现状的分析与批判并结合自己的生平经历和其他国家的现状,给予了德国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本书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看待德国未来的发展。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我仍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但是,内心却对哲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突然发现,哲学几乎是万物之巅,它是来指导一切前进的方向,从德国的案例中,我更能具体体会到。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做任何事情,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这样才能看得更加长远,更加准确。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本书肯定少不了对德国十九世纪前后发展状况的了解。十九世纪的德国明显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德意志还是一个邦国林立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越来越成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以及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一批论说大学理念、大学改革的思想家。思想家们的论述对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改革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德国这个时代就像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一样,不过不同的是两者的服务对象是不同的,前者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后者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是众大家谄媚的现象。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苦难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宗教中的苦难就是现实世界中苦难的歪曲的反应。要批判宗教,最彻底的做法是彻底的推翻颠倒的社会关系,推翻异化人性的社会制度。颠倒的现实世界一旦被推翻,宗教幻想的天国也就随之瓦解了。这里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的革命性,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世界观仍然是唯心的,把国家、法看作是人的理性、绝对精神、自由的反映,这是马克思投入到现实生活的第一步,是他逐步看清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的第一步。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本书主要是马克思对德国宗教、制度和思想的批判。这三者其实息息相关,互相牵制,又互相促进。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便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文中说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这是那个年代大部分人对宗教的认识,但是马克思有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人的本质本就是人,社会上除了人以外的所有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人的异化。所以,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这标志着他突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新的唯物史观开始诞生。

      而文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往往只有一度,在自由被埋葬的那一天,才在我们牧师的领导下,处于自由社会。这就像陪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中的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辩证性。拿今天来看,很多女性高举女权主义大旗,这明着是为女性争取更多的权益和地位,但是又在一方面给广大女性同胞更多的压力和责任,这原本是女性不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男女之间不管从生理结构还是社会经验等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个差异。这让我又更能理解马克思的话,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主要工作是揭露。

      而在德国,只有从对中世纪的部分胜利解放出来,才能从中世纪得到解放。在德国,不消灭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消灭。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开始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所以,十九世纪的思想爆发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到王国统一,都是德国人们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所以,身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自己国家未来的美好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能畏畏缩缩,做到人固有一死,需重于泰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hp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