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别听得到了,没用》一经发出,评论两极分化——
好在大部分的《得到》用户比较有涵养,但也无法避免少量杠精的口诛笔伐。
大部分评论“哗众取宠”的人,大概是没有读过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大学时就曾从室友手中拿到此书,但书中晦涩难明的语言和难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令当时的我根本无法读下去。
十年后,在无聊的夜晚再读此书,才明白——
为了对抗书中描写的媚俗,米兰·昆德拉故意写了一本晦涩难懂的书籍。
用这个角度去理解“哗众取宠”应该不算牵强吧?
我之前就一直想写一篇有关探讨《得到》的文章,即便是在我订阅了无数专栏,听了几百本书的前提下。主要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分享自己在其中使用的困惑,抛出来分享,然后听听大家的意见。
可惜,有些读者的意见直接走向了喷无知,冠噱头以及讽刺挖苦一类,没有多少的参考价值。
倒是有人说:《得到》是非常好的听书催眠工具,治好了多年的失眠。
虽然我深有同感,但在昨天确是失眠。
还是回到原文的主题:
《得到》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在于人心。
单方面的为了追求听过了多少书,实在是浅薄得不能自己。引用陆游的话“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也是在告诫自己——
深刻阅读比单纯听书来得更为重要。
《别玩游戏了,没用》《别睡觉了,没用》《别刷抖音了,没用》……
诸如此类的论断,显然是忽略了一个本质问题:
当你在娱乐或者休息时,你自知是为了放松;但有时候,你以为你在学习,也不过是浅薄的听听而已。这种学习,除了能让你看起来博闻强识,人前夸夸其谈,在AI到来的时代里,作用并不是很大。
很多人忽略了论点,只看标题,自然容易得到了一个有关《得到》的简单结论。
其实,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我们却在道听途说。
我想阐述的不是《得到》的问题,而是使用人心的问题——
当然标题误导了,不好意思。
这些,理论的源头在于——
突然有一天,我为了一件事情去百度搜索时,发现我们已经找不到真实的消息了。
大量的硬广、软文,误导的文章都被搜索出来,在你对这件事情没有一个确定已知的看法时,每个人的论点都似乎好有道理,却又看上去没那么笃定……
于是,我上知乎——
这个被评价而且践行都是干货的平台。但使用之后发现,只是广告少了,论点的发散性与不一致并未减少。
这说明什么?
我们已经走向一个观点多元化,评论发散化的时代。在碎片化至粉尘化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在发声,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
但,真知灼见依然在少数人的手中。
在混沌的世界,有清晰的认知。
——这一点,成为未来时代的真正需求。
不是杠精的时代,不是挖苦的时代,不是冷嘲热讽的时代,而是一个寻觅真理的时代。
基于此,我认为媒体上应该有不同的声音。
口诛笔伐也好,倒喝彩也罢,质疑与争论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不同的声音能够引发你哪怕内心一点点小小的波澜,让你重新回顾并反思之前既有的想法是否该升级甚至转变,这就够了。
昨天,和朋友聊起一件事,大意是:
他在外办事情,因为口音不是本地,人家多“坑”了他几百元。
他认为这件事情会发生是因为他是外地人,本地人“坑”外地人;我认为,是他个人社会经验的不足。
很多时候,当你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受到非议,脑子里第一时间的想法大概率不是这件事情的本质起因,而是让自己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想法。
所以,给别人冠以莫须有的论断,让自己获得了短暂的心理平衡。反正,后面我跟每一个人讲起时,那个曾经“坑”我的人都不至于跳出来说:
不是的,我多要费用是因为……以此,来让你难堪。
每一个论点,背后可能潜藏着不易发觉的真实原因。而这真实原因和让自己心里爽的原因相比,都将让你的人生走向不同的方向和结果。
所以,我愿意发起有争议的话题。
对于《得到》的是是非非,讲到此,辩驳其实也无从谈起。
忽略标题,原文中的论点不变,欢迎大众继续直抒胸臆。
不过,评论中也有一句:
你一个研究经济趋势的,凑啥热闹,还是多分析分析经济趋势吧!
正巧,有只股票朋友问起:
一只000595,朋友说投了重金。情况到底如何,转发本文后,公众号回复:000595,可见详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