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读书
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长将赭墨代胭脂”

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长将赭墨代胭脂”

作者: 于拾贰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17:27 被阅读37次

如果说有一个时代让人又爱又恨,民国大概可以算一个。那个跟在没落王朝之后的时代,那个开启了进步之风的时代;那个命途多舛的时代,那个奋发图强的时代;那个有英雄和败类的时代,那个有才子和佳人的时代。

《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这本书讲的正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时代的故事,故事里的主角是“民国胭脂”,也有她们的身世、遭遇和遇见的才子、英雄和败类。她们生于清末成长于民国,“穿着旧式旗袍读着新式文章”;她们开新鲜事物之风气,是业界精英巾帼不让须眉;她们风采绝代却命运曲折,但终究如繁花盛开于乱世并凋零于时代的长河里。作者讲的是个人史,却牵扯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虽然是将胭脂一般的民国佳人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但却是建立在作者多方收集资料史实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八卦和戏说。作者所选取的这些女性角色,在那个时代都因为某个方面而极具影响力。作者以此为切入点,但又不仅仅如此,而是从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她们。正如书中所道:“世事难言,此情难表,昨日之事皆具排山倒海之势,明日之情又无一不可峰会路转。然评价一事易,而评价一人难”比如杨荫榆,我们知道她“是被鲁迅定了罪案而决不饶恕的‘落水狗’,是在‘女师大风潮’中开除许广平与刘和珍的‘反动’校长”;也有人知道她“是钱钟书和杨绛的三姑母”;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她也“是在日军乱枪之下遇难的烈女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又如林徽因,“时至今日,提及林徽因,总会有一些标签,比如‘徐志摩’‘女诗人’‘人间四月天’‘金岳霖’,这些标签不乏传奇色彩,一如我们对旧日岁月的美好幻想。但是关于这个女建筑学家的学养与挣扎,倒是许久没有人再提及了”。当然,盛爱颐、吴弱男、林徽因、张爱玲、潘柳黛等十四个“民国胭脂”的故事在这里不能一一道来,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抽丝剥茧般的探究历史细节,还原人物最本来的面目写就的。

这是一本写女性的书,也是一本由女作者写成的书,全书却毫无女儿家的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无病呻吟之词,有的是严谨慎重的写作态度和环环相扣内容详实的故事。当然,这与作者的求学经历与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作者庄莹是复旦大学的文学博士毕业,复旦大学位于上海,旧时的十里洋场正是民国的风头浪尖,书中故事的主角都曾在这里或是久住或是逗留;而作为一个文学博士,一个能够耐着性子把文学一路读到博士的人,必然积淀了深厚的文学素养。

如果你也喜欢民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也喜欢那些或是强势热烈或是温柔淡雅或是明媚耀眼的女子,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书中她们“推开了一扇尘封的门,若轻云蔽月,若流风回雪,从此鸳鸯小字,变成家国天下”。

作者:挪扎哪儿托,一个一直没有爆发过的奋斗党,微博挪扎哪儿托,微信公众号半方理想banfanglixiang,欢迎关注。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长将赭墨代胭脂”

    如果说有一个时代让人又爱又恨,民国大概可以算一个。那个跟在没落王朝之后的时代,那个开启了进步之风的时代;那个命途多...

  • 民国胭脂店

    1章 梳头娘子上海,一个连名字都仿佛透着脂粉香气的繁华之都。吸引着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淘金客,亟待在这十里洋场占据...

  • 微凉

    冬风不闻胭脂怨,半城黄叶惹泪悬。 揣着往事吹吹风,梧桐树下,藏笺醒墨,诗无题处。终不愿将儿女情长...

  • 邓伦:那个笑容明朗的男孩,心里一定藏着温暖的光 - 草稿

    近期,邓伦、李一桐等主演的民国情感大剧《海棠经雨胭脂透》在芒果TV热播。 该剧以民国为大的时代背景,讲述...

  • 2018-11-15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秦观> 香墨弯弯画,胭脂淡...

  • 〔归去离殇〕第16章 孩子

    凤九跟着胭脂去了魔族,凤九去找自己夫君,胭脂去看魔族暴乱。两人抵达翼族时,大族长派人将胭脂叫走了。 胭脂走之前,对...

  • 三生三世终眷属【二十二】

    姬蘅看着胭脂和子澜,心中充满嫉妒,同是魔族之人,她胭脂的父君曾经还害的墨渊沉睡许久,如今却也被原谅,还可以...

  • 写作日更~【十一】工笔国画绘画小教程,一枝梅花

    第一步,淡墨勾花头,重墨勾技干。 第二步:花头平涂钛白打底。 第三步:赭墨点染枝干使其苍茫。 第四步:淡胭脂分染花...

  • 胭脂

    说起胭脂,已经多年未见. 人如其名,胭脂十分招人喜欢,招女生喜欢,更招男生喜欢. 初见胭脂,还是初中时代,白衣飘飘...

  • 桂殿秋·相思

    蒲苇荡,小舟摇。胭脂独倚影寥寥。潘郎一夜千山外,醉月他乡弄玉箫。 注:向子諲体。 胭脂:代指女子。取自于李煜“胭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长将赭墨代胭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jn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