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李镇西多次对学生和自己这样说到。
今天,阅读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第一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有如下感受:
一、读书点燃梦想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会在进步,人类的精神食粮也要跟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以及读书工程的推进,我们又一次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拥有几本点燃他梦想的书籍,李镇西在本书中提到,王蒙的《青春万岁》点燃了他的教育之梦,让他拥有更大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于是,他开始思考他要培养的班集体和学生应具备什么?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亦是如此。我们现在都在读书,经历不同,偏好不同。很庆幸,在工作的时候,我们也读到了引领我们成长,点燃我们心中教育梦想的书籍。读《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教育,读《三关丛书》让我又一次清楚作为教育人应该读哪些书,做哪些事儿,立哪些榜样人物。
正是因为不同时期读的书籍不同,感悟不同,指导我们前行的道路,亦是不同。
二、爱心是万能的
我们经常在教育者的分享会中听到:做一个有爱心,耐心的好老师。
我们曾经提倡“爱心教育”,我们总在告诉老师,要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把老师比做老师妈妈和老师爸爸。
李老师在书中说:“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真正的爱,是能够感受到的,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一种情感,是不做作的。
孩子们上课不舒服,我们递上一杯开水,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让孩子们感动不已;面对孩子们遇到困难后的无助,我们主动伸出手的帮助,会让他感受到内心的温暖。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只有感受到了老师的爱,才能更好的激发内心学习的欲望。
三、平等是基础
基础教育界近来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仔细品来,“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
因此,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不仅仅由教师的所谓“师德”决定,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蕴含的必然要求。
在书中,李校长用孩子借水杯和自己借笔的例子引导我们反思。我们给孩子们东西的时候,总是让他们去取,而我们借孩子东西的时候,孩子们会递在我们手里。
因此,仔细思考,我们真的没有做到真正的平等。孩子们很尊重我们,而我们呢?似乎真的还是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态势。
回想平日上课,孩子们对于我们,激情满满,见面时的不好意思,有时候的让都是尊重我们的表现,而我们总是指派他们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似乎是理所当然。
平等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权利。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心里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歧视,不侮辱孩子们。
仔细回想,自己做的可以。
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逐个突破,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都能有机会展示,面对孩子们的困难,也能主动伸出援手,看到孩子们不舒服了,随时进行询问。
每个时期的孩子,发展不同,经历不同,内心的思考亦是不同。在今后的教育路上,愿我也能向李校长学习,争取做最好的老师。
9.27早晨阅读第一章,9.28早晨5:45~6:25写成初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