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白鹿原看完了,感触颇多。记得一开始看的时候,就了解到了田小娥这个人物。放荡成性,勾引男人,将孝顺老实的白孝文硬生生拉入叛逆的深渊。这是了解到的大体形象。于是,在一开始我就带着偏见去看田小娥这个人物。可是当我读完整本书后,看着书中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女人的命运,一股难以名状的痛苦由心底而生。田小娥不幸的命运有一部分是她自己造成的,而更多的是那个黑暗混乱的时代,那个男权社会下,那种对女性存在偏见的封建社会下造成的。
田小娥,我想,作者取这个名字也是别有深意的。娥同蛾,它生来就有着翩翩之姿,动若扶风,行如流水的,它妖娆的姿态本就是被人们给欣赏的。可尽管妖娆,却注定不能成为蝴蝶,成为美好的象征。
在那个男权至上的年代,她是及其不幸的。最好的年华里她不能享受幸福,却被强迫嫁给一个老男人为妾,甚至还要做那种难以启齿的封建腐朽的\"泡枣\"事给老男人延年益寿,读到那一段的时候,我既惊讶于这种腐朽事情的存在,更多的是愤恨,恶心。以一个旁观者角度去想这件事都令人作呕,那么身处在深渊里田小娥呢?我们很多时候看她勾引黑娃的那种放荡样子,都忍不住想骂她。但是细细想来,她的那种勾引何尝不是一种求救呢?于是被休之后,即使被当做一件赠品送给黑娃,她心里也是很幸福的。哪怕后来村里的人看不起她,公婆不认她,她只能住在一个破破的窑洞里,她也没有任何委屈不满。对啊,能和自己爱的人长相厮守,就是吃遍所有的苦,她田小娥又有何惧呢?我不得不敬佩田小娥的勇敢与决绝。黑娃闹农会失败后逃跑,她又成了那个无依无靠的田小娥了。这个时候鹿子霖趁机勾搭田小娥,看到田小娥答应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愤怒,但是回过头一想,对啊,除了答应,田小娥有什么办法呢?她一个人在破落的窑洞里,还有傻子半夜的骚扰,就算她出去,可是俗世的偏见就像一把把利刃,哪怕她就在外面待一秒,那些利刃都会像猛兽一般把她啃噬的连骨头都不剩吧。田小娥那个时候已经走向了绝路,无依无靠,她只能依傍着鹿子霖,在暗无天日的破窑洞里残存着一口气,等着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黑娃,等着这个飘渺的希望。于是鹿子霖无论怎么安排她,她都只能听着,以致造成了后来白孝文的堕落,她没有办法,就算有一层良知,可自己身后就是万丈深渊,她只有抓住一点点藤蔓往上爬,哪怕这个藤蔓全是刺,为了活下去,她也只能使劲抓住。可就算这么拼命,田小娥还是凄惨的被公公杀掉,最后尸体腐臭,散发着恶臭味才让别人发现她已死去。
其实田小娥并不是没人爱的,黑娃为了她,不顾其他人的指三道四,甚至跟父亲决裂。白孝文也为了她自甘堕落,被赶出家门,哪怕就是要饭的时候也不忘记她。可是就算有这样的爱有什么用呢?那个时代本就是男尊女卑的黑暗不公平时代,黑娃在外闯荡漂泊那么久,最终还能娶到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白孝文就是再讨吃讨喝,最终也能成为县长,过上潇洒的日子。他们俩都能被人原谅,可是最后呢,却连一次的纪念回忆都吝啬给田小娥。也许是作者为了替她鸣不平,才写了田小娥化作厉鬼,携带着瘟疫报复了全村。但还是在最后,在全村垒成的六棱塔下灰飞烟灭了。
一个美丽的女人,也许从出生就注定一生是不平的,但是错生在时代,也只能是决绝的,令人惋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