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王羲之

作者: 小小的小情绪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21:20 被阅读0次

    很多人认为,《兰亭集序》因王羲之的一笔好字而名传天下,实际上并非如此。书圣的这一张帖子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之精妙,怎么夸赞都不为过。抛开书法不谈,只看其文本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上上之作。


    《兰亭集序》讲的是生死。生死这个话题,无论在任何种族任何国家任何文化当中,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政治高压不断,知识分子避祸犹恐不及。所谓“阮籍猖狂”“刘伶病酒”“王戎卖李”之类的故事,不过是知识分子面对政治高压所作出的消极反应而已。更何况瘟疫流行,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无疑又提高了人们对于生死的敏感度。

    正如李泽厚在《中国美学史》中所言:“社会的大动乱,数百年来以儒家名教和仁政为旗帜的汉代奴隶主大帝国的悲惨溃灭,引起了社会心理意识的重大变化。这变化集中表现在对儒家的名教和仁政的理想失去了信心,它再也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处处深切地感受和备尝了和儒家许诺的‘仁政’刚好成为鲜明对比的种种痛苦,发出了对人生苦难的慨叹,并且似乎是第一次意识到了一切仁义道德的空谈都是虚假的,只有生离死别,如何求取自身的生存才是真实的。”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正值“知天命”之年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绍兴兰亭修褉,饮酒赋诗,趁着醉意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文章写道:“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为何感慨,为何兴怀,为何悲痛?因为老之已至,时过境迁,以前的一切繁华与富贵均是过眼云烟,沦为陈迹,化为灰烬。而死亡之神正在一步步逼近,不可阻挡,无以逃避。盛极而衰,乐极生悲,人世之凄凉,莫过于此。所谓“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是说,生命之长短在于天,自己无从掌握,一语道出了人们面对死亡悲怆恓惶的关键所在。于是,王羲之坚定地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细细想来,何尝不是如此?死与生,短命与长寿,性质不同,感受更不同,怎么能够等量齐观呢?

    曹孟德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陶渊明也说:“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纵观魏晋南北朝时期,像魏武帝和陶渊明这样豁达的人实在太少了。魏武帝的儿子曹丕,就在“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和“乐极哀情来,廖亮摧干心”的悲情中溘然长逝,只活了39岁。他的儿子魏明帝曹睿死得更早,只活了35岁。帝王尚且如此短命,普通人更是命如朝露。

    因此,50岁的王羲之陷入了个体的悲观之中十分正常。这何止是个体的悲观,人们对于死亡的无奈与恐惧,是集体共有的体验,无论富贵贫贱,也无论君子匹夫,均是如此。也难怪王羲之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两年之后,王羲之就坚决辞掉了会稽内史的职务,轰动一时。王羲之辞去高官不做,从《兰亭集序》里面就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兰亭集序》王羲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nx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