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圣贤书友会
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读《黄帝内经》灵枢 阴阳清浊第四十

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读《黄帝内经》灵枢 阴阳清浊第四十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00:06 被阅读0次

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黄帝说:听说人体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十二经水相应,而十二经水的色泽和清浊各不相同,人体的十二经脉气血都是一样的,它们是怎样相应的呢?

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岐伯说:人体内的气血,如果都是一样的,那么天下的一切就都可划归统一了,哪里还会有叛乱呢?

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黄帝说:我问的是一个人的血气情况,并不是天下众人的事。岐伯说:人体内也有乱气,就像天下总有作乱的人一样,其道理都相同。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黄帝说:那么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如何?岐伯说:人所呼出的谷物化生的气是浊气,所吸入的空气则是清气。清气注入脏,浊气注入腑。水谷浊气化生的清气,上出于咽部;在天空中的浊气则下降。如果清浊气相扰,升降失常,就叫作“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黄帝说:阴清而阳浊,浊中有清,清中有浊,该如何分别清浊呢?岐伯说:其区别大致是这样的:清气上行注入肺脏,浊气下行注入胃腑;由胃中化生的清气,上升而出于口,从肺中化生的浊气,则下注于经脉,并积聚在气海中。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黄帝说:如果诸阳经都受有浊气,那么哪一经遭受浊气最厉害?岐伯说:手太阳小肠经受的浊气最多,手太阴肺经所受的清气最多。清气,上走于孔窍;浊气,则下行于诸经。在诸阴经中都是清气,唯独足太阴脾经受浊气。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黄帝说:如何进行治疗呢?岐伯说:一般说来,清气滑利,浊气滞涩。这是气的正常情况。所以针刺阴经的病,应深刺而留针;针刺阳经的病,应浅刺而出针快;如果清浊之气互相干扰而升降失常,就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针刺方法。

(原文)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今天学习了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中医笔记一

    本篇论人气之阴阳清浊。 人气若一,然十二经脉五色各异,各具阴阳清浊。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人气之清...

  • 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诗解

    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诗解 题文诗: 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 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下行经脉...

  • 阴阳清浊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 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

  • 四圣心源D1

    天人解:了解阴阳变化,有阴阳就有清浊,清浮浊降。是自然之性。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阴阳升降的枢轴,谓之土。 ...

  • 《四圣心源》—天人解、藏腑生成

    三、藏腑生成 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

  • 《四圣心源》第一周第二天

    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①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三十九:阴阳清浊篇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歧伯曰:人之血气苟能为一,则...

  •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二十四》

    【本章要点】 一、说明人体的精气由于来源不同,故有清浊之分。而清浊之气与经脉的阴阳属性有特殊关系,阴经中的精气多清...

  • 《四圣心源》第二天

    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

  • 四圣心源:天人卷 —— 脏腑生成

    天人卷|脏腑生成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读《黄帝内经》灵枢 阴阳清浊第四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pt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