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祭奠这些习俗,昭示着家族和血脉的传承。
在传统文化缺失的今天,重视清明文化,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有关清明的。
最喜欢的一首(不是之一,是最)有关清明的诗词是苏轼先生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先生感念亡妻之作,爱情、亲情永远是诗词永恒的主题。“无处话凄凉”明白如话,“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感怀真挚。细细品读,催人泪下,天地乃恸。
最应景则是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最初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是宁陵县刚刚开始创办梨花节会之时,我作为宣传部抽调的导游为前来游览的客人服务,导游词中出现了这句诗。说其应景是因为宁陵有商丘后花园之称,有梨园万亩,有桃花十里,风暖春至之时,游子寻春,拖男挈女,看梨花,赏桃花,正是人间美事。
最励志的诗则出自宋初王禹偁,自幼家贫,寄居在朋友家,刻苦攻读。到了清明那日,朋友一家祭祖去了,独留下王禹偁一人。王禹偁想着自己孑然一身飘零在外,感慨万千,即赋诗一首曰:“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诗中既抒发了寄人篱下的无奈,又表明了自己奋发向上的决心,读来通俗易懂。
清明不仅仅是扫墓和祭奠,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读读这些诗词,感受传统的魅力,这也是清明时节需要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