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十三法

作者: 晋陵路边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21:45 被阅读0次

1 安那般那念之由来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

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

有异比丘极生厌患恶露不净,至鹿林梵志子所,语鹿林梵志子言:“贤首,汝能杀我者,衣钵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即杀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边洗刀。

时有魔天住于空中,赞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贤首,汝得无量功德,能令诸沙门释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苏息者令得苏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诸长利衣钵杂物,悉皆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闻赞叹已,增恶邪见,作是念:“我今真实大作福德,令沙门释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苏息者令得苏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钵杂物悉皆属我。”于是手执利刀,循诸房舍、诸经行处、别房、禅房,见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门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脱者令脱,未苏息者令得苏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时有诸比丘厌患身者,皆出房舍,语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当度我。我未得脱,汝当脱我。我未得苏息,汝当令我得苏息。我未得涅槃,汝当令我得涅槃。”

时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杀彼比丘,次第乃至杀六十人。

(八○九)

佛陀为诸圣弟子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但许多圣弟子修习了不净观之后,产生了极度厌世的想法,许多人自杀了,更让人震惊的是,其中一位圣弟子修习时入于邪见,持利刀杀死了六十名同修。在这个情况下,尊者阿难请求佛陀宣讲其它修法,佛陀就宣讲了安那般那念。

经中所记载的这个故事,怎么样认识它是非常重要的。无疑,这是佛陀弘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挫折,每一位修习佛法者都应该理性地认识这件事,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增长自身的智慧。

安般修法的提出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在杂阿含中也只有安般修法有详细的解说,虽然还提到其它众多的修法,但那些修法大多数只剩下一个名词,无从知晓其具体的修习步骤,因此,当我们选择具体修法的时候,应当重视安那般那修法,并把这种修法作为首选的方法。

2 修习安般的利益

当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顺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时,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如是比丘当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八一四)

修习安那般那念可以解除身体的疲倦,使眼睛更为明亮,得乐,能证得四种禅、慈悲喜舍、识入处、空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可以证得四种果,可以证得种种神通。

从本经可知学佛的所有利益都能够通过修习安那般那念获得,呼吸是每个人须臾不离的,从呼吸出发去体会佛法的本意是学佛的一个重要的契入点,佛陀在810经中也把安那般那念作为学佛的入门与增上之法。

3 五法

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八○一)

修习安那般那念是很精细的修习,在修习之前与修习之中都需要修习辅助之法,来帮助提升安那般那念的修习。本经,佛陀提出了五种辅助之法:

一、严守戒律,即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

二、少欲、少事、少务。

三、饮食知量。学佛者饮食不应过饱,也不应饥饿。

四、不放逸,即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

五、独一静处,即独处。修习安那般那念需要安静的环境。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4 十三法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八○三)

佛陀所说的修习安那般那念包括了两个方面:

一、修习安般的准备。

1 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

2 独处静处,端身正坐,断世贪爱,远离五盖,善系心住。

二、修习安般的步骤。安那般那念共有十六步,这十六步是与四念处及七觉支相联系的,修安般时必然会进入到四念处及七觉支:

第一段:

      1. 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2. 长入息念时,如长入息系念善学;长出息念时,如长出息系念善学。短入息念时,如短入息系念善学;短出息念时,如短出息系念善学。

      3.觉知一切身行入息念时,于一切身行入息系念善学;觉知一切身行出息念时,于一切身行出息系念善学。

      4.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念时,于一切身行息入息系念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念时,于一切身行息出息系念善学。

      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

第二段:

      5.觉知喜入息念时,于觉知喜入息系念善学;觉知喜出息念时,于觉知喜出息系念善学。

      6.觉知乐入息念时,于觉知乐入息系念善学;觉知乐出息念时,于觉知乐出息系念善学。

      7.觉知心行入息念时,于觉知心行入息系念善学;觉知心行出息念时,于觉知心行出息系念善学。

      8.觉知心行息入息念时,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念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念时,于觉知心行息出息系念善学。

      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

第三段:

      9.觉知心入息念时,于觉知心入息系念善学;觉知心出息念时,于觉知心出息系念善学。

      10.觉知心悦入息念时,于觉知心悦入息系念善学;觉知心悦出息念时,于觉知心悦出息系念善学。

      11.觉知心定入息念时,于觉知心定入息系念善学;觉知心定出息念时,于觉知心定出息系念善学。

      12.觉知心解脱入息念时,于觉知心解脱入息系念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念时,于觉知心解脱出息系念善学。

      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

第四段:

      13.观察无常入息念时,于观察无常入息系念善学;观察无常出息念时,于观察无常出息系念善学。

      14.观察断入息念时,于观察断入息系念善学;观察断出息念时,于观察断出息系念善学。

      15.观察无欲入息念时,于观察无欲入息系念善学;观察无欲出息念时,于观察无欲出息系念善学。

      16.观察灭入息念时,于观察灭入息系念善学;观察灭出息念时,于观察灭出息系念善学。

    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

(以上各阶系根据梵文汉译杂阿含八○三、八一○、八一三)

相关文章

  • 59-十三法

    1安那般那念之由来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 时诸比...

  • 开源太极的主要内容

    开源太极的主要内容包括:拳架三法,推手三法。 拳架三法: 1. 猫步。 2. 三角。 3. 同步。 推手三法: 1...

  • Day 59 play it by ear

    Day 59-英语学习打卡Date:24th NovTopic:English Central沟通成语 play ...

  • 如何学佛?

    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 很多佛教徒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他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

  • 买在主升浪

    六三法则

  • 炒股笔记 酒田战法之三法

    三法 三法是实战市场中最常见的形态,其准确度要高于其他形态;三法是由一根大红棒或大黑棒与三根小K线组合而成 三法的...

  • 第十章投射——归去来

    A–274页的三法并用案例,给了我一定的启示。三法:房树人、主题统觉描述、语句完成。三法、四法相互可以验证,是很好...

  • 不爱我,放了我 (20)

    上一篇 -59- 吃过晚饭,刘艳和唯真收拾了碗筷,端了水果上来。我看了看手表,嗯,欢乐的时光果然短暂,这就快十点了...

  • 三法印是唯一验证真理的标准

    三法印(四法印)是唯一验证真理的标准!就是不承认三法印?三法印却在默默熟化一切众生心性!!!直至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世...

  • 我读《心经》之二 三法印

    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9-十三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sj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