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辅导孩子学习时,孩子常会说:我不知道。
我们可以尝试这个方法,用三句话引导孩子朝不同的方向思考。这三个方向分别是:
你看到了什么?
对于你所看到的,你有什么想法?
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一步:你看到了什么?
这一步,只要观察就可以了,看到什么就说出来,没有对错答案之分。
第二步,对于你所看到的,你有什么想法?
观察完之后,来到第二步,这一步要求孩子们用自己的观点去加工和解读。
你为什么这么想。这样能够形成一个推动力,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组织起来,形成语言,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如果孩子能清晰地说出他的这样想的原因,那说明他是真的对图片有所思考,是有原因的。
能够解释清楚,一方面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你还想知道什么?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观察、思考、提出疑问,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灵感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给他们一个方向,一个推动力,就能激发他们去做更多额外的事情。
这就是所谓的“图像化学习”。在生活中只要是有场景存在都可以用这个思路引导孩子,给孩子一个思考的切入点和逻辑。
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就是:
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可以让孩子多角度发散思维,激发创造力;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带着目的去学习;可以让孩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养成清晰的逻辑思路。
图像化学习,还能让孩子记得更长久,更清晰。
我们成年人也可以好好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