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心理
慢一点,等等你的孩子

慢一点,等等你的孩子

作者: 张善实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15:53 被阅读7次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赶紧告诉他答案,当孩子不会做的时候就赶紧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赶紧严厉制止他的错误,并告诉他应该如何。

    因为爱,所以我们这么积极、热心,甚至是着急。

    但恰恰是这种着急的爱,会造成孩子长大后只追求一个正确的答案、遇到困难永远说这个我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害怕适应新的世界。

    同样是因为爱,我们应该问,该怎么办?

    我认为,因为爱,我们先让自己慢一些,等等我们的孩子。

    1.孩子提问的时候,慢一些回答,而是问一下“你说呢”。

    你说呢,实际上就是将孩子的问题抛回去给孩子,促进孩子思考。

    有天晚上儿子上床后,我陪着读书,突然儿子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鸡是从哪里来的”?

    我当时心里就知道这个小子想问的是什么,因此我就不动声色的回答道“鸡是鸡蛋里孵出来的”,我就知道他会问下去。

    果不其然,儿子接着又问——那鸡蛋是怎么来的?

    我不紧不慢的回答道,鸡蛋是鸡下的。

    儿子接着就问道——鸡是怎么来的

    ……

    如此几轮过后,儿子显然对我如此回答不满意,就声音高了一些问我:”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啊?“

    我这个时候就告诉他:”我也不知道,科学家研究了好多年了,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儿子感叹了一句,”科学家好辛苦啊“。

    此时,我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就问道,”那你说呢”?

    显然儿子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告诉我说:“在地球上,恐龙灭绝的原因是由于陨石与地球相撞,那第一个鸡蛋是不是陨石上带来的,然后在地球上开始繁衍生息。”

    对这个说法,现在靠我的知识储备显然难以直接说是正确还是错误,并且由于历史的真相已经埋藏在时间的长河里,谁又能有证据说这种说法是错的呢?

    我就这么给了儿子一个答复:“嗯,你这个说法我认为有道理,并且你的这个思考的过程显然没有错误,但到底对或者不对,需要你自己去求证。”

    在这个例子中,我给了孩子一个自己思考的机会,孩子还给了我一个奇迹,他的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分析初始条件、提出假设、求证、得到结论的过程,只是由于年龄原因还无法求证,并得出最终的结论,但他的确是在思考,在寻找合乎逻辑的答案。

    所以,当孩子向我们提问的时候,不要着急给他一个答案,就当我们和他一样的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问他“你怎么想”、“你说呢”、“你认为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让他去思考,自己寻找出答案来。

    2.当孩子不会的时候,慢一点帮助,而是说再来一遍。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这个时候孩子最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从我们这里获取答案或者思路。

    前一段时间,我们家孩子在考试复习,应用题经常出错,他的错误主要是使用题目中给出的数字,直接靠着猜测列出加减乘除的算式,并计算。算式只要列出来,他的计算都是正确的,问题出在列出的算式与题目的要求不符。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做应用题的过程和我爱人辅导的过程。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他自己独立做就只看题目中的数字,不管这个题目如何说、如何问。做错之后,我爱人就要教他,教的过程是直接将题目念给他听,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并且在念的过程中将题目的重要信息,比如之和、平均、还差多少、剩余多少等等信息要强调出来,儿子根据这个妈妈的强调,就能够将算式正确的列出来,并且做出题目。每一个儿子做错的题目都是如此,每一次辅导都是如此,我爱人想帮儿子,想让儿子能够做正确,所以就帮儿子将题目读出来。

    我还发现,爱人在辅导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也是相同的,将题目、文章、题目的前后关系等都一股脑的教给儿子。因为爱自己的儿子,所以要一股脑的全教会儿子,结果造成了儿子和妈妈一起做的时候都会,但是自己做的时候就错误百出。

    有一天儿子在做题的时候又不会了,是应用题,就问我题目应该怎么做。通过观察,我发现儿子的问题是不会读题。

    所以在他问我的时候我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将题目读一遍”。

    他自己读了一遍,然后还是问我该怎么做。

    第二句是:“出声的将题目读一遍”。

    儿子就照做了,但是读完后好像还是不太明白,又回过头来看着我。

    我说了第三句话:“出声的再读一遍,看一下带问号那句话说的什么”。

    儿子有些勉强,但还是照做了,读完后将带问号的那句话又重复了一遍,还没有重复读完,儿子笑着说:“哦,我知道了”。然后就列出了算式,将题目做了出来。

    做出来后我问儿子为什么自己就会了,儿子告诉我说这个题目的问句中告诉了他怎么做,也就是说他从问句中抓出来关键的信息。

    究其原因,不是儿子无法自己做题,而是我们做家长的着急了,当孩子一遇到有不会的,就赶紧帮孩子解决。

    要想让孩子发展,我们就不能帮助他解决问题,而是让他自己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上面过程中我使用了3个问句,一个问句比一个问句更加具体,第一句只是读,没有告诉方法,第二句让出声的读,但是没有告诉怎么抓重点信息,到了第三遍进一步具体,具体到让他抓重点信息,通过这三个问题让他自己体验解题过程。

    当然,只做一个肯定不行,只做一天也肯定不行,需要抓住机会就进行练习,并且这个练习不仅仅是数学,语文也是如此,答案都在题目中、答案都在自己脑袋里,让他自己找出来,解答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题目,而是带他体验解题的过程。

    这样做的直接的后果就是辅导时对孩子说的话少,但需要观察他,并设计要提出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让孩子成为自己问题解决的主人,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独立解决。

    3.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慢一点批评,不要阻断孩子成长的路径。

    慢一点批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时候我们的嘴比脑快,情绪比理性更加直接。所以当孩子一犯错,我们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孩子原来出现的和当下出现的现象迅速合并,并且强化对孩子的标签,说出“你怎么又……”,还特别容易加上一个口头语,”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你就是不听“。

    有一天我吃过早饭,正在换衣服准备上班,就听见在饭桌前吃饭的儿子打了一个喷嚏。我一下就想到儿子对着餐桌打喷嚏的情景,直接来了一句:“和你说过,不要对着桌子打喷嚏,怎么又来了”。我儿子对着我幽幽地回答了一句,“我没有对着桌子啊”。

    我猛然间警醒,我天天对自己、对爱人说“慢一些、慢一些”,但身临其境的时候自己也是忍不住。

    我对儿子说:“对不起儿子,我错了,不应该这么说你,但是你今天打喷嚏没有对着桌子,真的非常棒,这是在餐桌上基本的礼貌,你做得好”。

    我自己反思,因为我们天天很忙,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所以很容易就产生急躁的情绪,不自觉间就会将情绪转嫁到家人的身上,容易出现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批评,不问缘由。

    孩子是一颗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面对这个对他来说任何方面都是全新的一个世界,他最快、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不断尝试。因为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回,是他的尝试,就容易犯错误。

    我们做的是鼓励孩子尝试,容忍孩子犯错,并且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进步,表扬、鼓励每一次进步。

    如果不擅于表扬、鼓励,那至少要做到“闭嘴”,尽量少说,慢说。

    慢一点,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知易行难”,因为我们人类有一个独特的“情绪脑”,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从而产生很多不适行为来应对我们的情绪。最简单的做法是不管发生了什么,在说话之前先自己数十下,数完后再说,这就是“三思而后行”。

    对孩子如此,对工作也是如此,不用着急,不要因为着急而忘记了我们的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一点,等等你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jc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