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wm 197049)
可以说,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并奏效的工具当属语言了。但是,发现现在人们越来越不会甚至不屑使用这个工具。
一种倾向就是,语言的褪化和萎缩。另一种倾向是,语言的伪饰和虚无。
我们有一位伟人,堪称语言的擅使者。古人有“苟日新,日日新……”一说,他就用通俗直白并且利于传诵的八个字代替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再比如,好多人用无数名词术语来解释“工作”的含义,他老人家是这样解释的:“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工作就是解决问题。这就是工作的根本使命。
一个思想家不一定是语言家,一个好的语言家,定有其独特的思想在里头。
如果,真要表达思想,语言是个最好的工具。如果,并不能娴熟驾驭这个工具,最好还是用敬畏的态度,用诚实的做法,再好不过了。
有话好好说,本身说明的是一种态度,态度的话,自有思想藏在里面。而语言的褪化和萎缩,就是文化的褪色和减弱,实质是思想的钝化和消失。
比如现在的好多人,宁肯用视频,不用画面;能够用画面,绝不用文字。一切为了简单直截,高效而不假思索。无论是接受的,还是授与的。文字,语言,成了多余的东西。文字的不做运用,加速了语言的褪化。实际生活当中,好多人甚至围绕一个主题,连流利的五句话都表达不出来。
男的,表达的是断断续续的思绪,女的,表示的是了无头绪的情绪。所以,无论什么场合,喔喔,哦哦,断断续续的谈吐情况实在不新鲜。有点文化的,就成了几个词语闪蹦,并不是话语的流畅。
所以,表达成了问题。
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说的也是说话的方法。当情感和思绪演变成语言的时候,其实上了一个高的台阶。而现在的人,更愿意流于原始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
并不是说五官表情和肢体语言不好,而是,语言表达的弱化,更加重了此类原始方式的运用。具体到书面表达,电脑、平板、手机的运用,更使得人们甚至连“得、地、的”都不会区分了,书写能力几乎荒废。
好的表达是简单明了的,更好的表达就是“一语中的”,再好的表达,不但“一语中的”而且形象地“中的”。好的语言表达,肯定是有效的并不是耍花腔。
这就说到另一种现象,语言的伪饰和虚无。
有的人的语言或者文字,一听一看就是学生。因为什么,因为课文后面的好词好句用得太多了。并且运用得泛滥而非精准。用句常用的话就是,华丽词藻的堆砌,并非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还有一种,就是术语的搬弄,搞得面目可憎却不知所云。什么“对接”、“落地”之类,第一个用的,算是新奇,第二个用的也无可厚非,等到听多了,反倒成了厌倦。所以,好多人的话语,装腔作势,空洞乏力。
相信,“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和“设身处地”,以及“换位思考”意思看似相同,其实用此三种说法,说明说话人认识的深度,考虑的角度是绝不雷同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形象具体,“设身处地”,则具体到了对方的立足点,“换位思考”呢?成了一种概念。每一种概念成型的时候,往往是它内容死掉的时候。
成了概念的东西,人们往往只是去用,而并非真的去想象了。
有话好好说,更是种诚实负责的态度。有话,就要负责任地恰当说出来,用自己的话,而并非用表情,态度。语言,更能说明问题,也更能表达态度、立场、观点和想法,以及程度。
有想法,叫别人去猜想,也许、大概、差不多,都是实在错误、不负责任甚至任性的事儿。这也就是提醒,相互之间有意见,有看法的人,一般是不说话,或者不说完整话语的。也许,为的就是产生更多的歧义,为的是表达自己不屑一顾、懒得搭理的态度罢了。
有话,好好说。(wm 197049)
有话好好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