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第三十九章

《老子》第三十九章

作者: 喜洋洋yx | 来源:发表于2022-08-30 22:26 被阅读0次

三十九章(治国)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  一:指道。《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其致之也:如果推广言之。其,若,如果。致,推极。

3.  废:毁坏。

4.  歇:休息,停止。

5.  蹶:颠覆。

6.  孤、寡、不穀:都是侯王的谦称。孤,孤德;寡,寡德;不穀,不善。

7.  琭琭(lù):光彩的样子,形容美玉。

8.  珞珞(luò):同“硌硌”,坚硬的样子,形容石块。

【译文】

古来得道者——天得道就清明,地得道就安宁,神得道就灵验,山谷得道就充盈,万物得道就生长,侯王得道就使天下安定。

如果推广言之,天没有清明,将要崩裂;地没有安宁,将要毁坏;神没有灵验,将要休止;山谷没有充盈,将要枯竭;万物没有生长,将要灭绝;侯王没有安定,将要颠覆。

因此,贵以贱作为根本,高以下作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这不是以低贱作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声誉无须赞誉。所以,不愿像光彩的美玉,宁可如坚硬的石块。

本章强调得道的重要性。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来表述,这里“一”可看作是“道”的衍生,“一”由“道”最先衍生出来的客观存在,由此再衍生万物。我们理解道就应该有道的思维方式,否则很难说是真正读懂了,我们学习老子为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真正理解客观世界,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

相关文章

  • 40.问道老子:何为“人无以宁将恐歇”的“不知常妄作凶”?

    40.问道老子:何为“人无以宁将恐歇”的“不知常妄作凶”?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一...

  • 《老子》第三十九章

    三十九章(治国)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 老子语录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其致...

  • 转《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②;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③。 其致之也④,...

  •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7个笔记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 昔之得一[1]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

  • 《老子》新注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

  • 教育也应无为——《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七)

    今天读的是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冯老认为《老子》并非老子所作!我原以为老子作《老子》,但冯老认为老子...

  • 老子 十九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 初识《老子》第39章

    第三十九章一百三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

  • 日知录-18

    日知录-18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第三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yr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