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
请假一周回家,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没有工作。
期间有几件事情,让我又重新认识了当下的我。
01. 关于工作
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有一些待确认的问题。因为匆忙,我在微信上简单交接给了另外两位同事,当下都答应的很好。
回家期间我多次查看邮件,发现根本没有进行后续跟进。心想着有可能可能她们另起邮件或者会议了,也不好多问。
这个公司教给我的第一课,就是要有边界感。如果领导什么活都给你干,首先自己觉得委屈,其次以后会变本加厉。
本来待确认的问题也不属于我的分内之事,只是有一次研发讨论方案叫上了我,不知怎么的老板突然说起这个事情,然后就说你去了解一下。我委婉地推脱了一下,没能成功。说实话,当下我很气愤:
1)这不是我的工作,这个范围内有其他该负责的人;
2)待确认的问题早在半个月前我就反馈给了相关负责人,她们一直不急不慢没有跟进,最后成了我的责任;
3)因为我参会成了我来负责,我觉得有些可笑了,那以后是不是不参加会议就好了?
我一直觉得在这个公司多干活是一件性价比很低的事情,没有所谓的为了公司更好我要奉献的一种氛围:
1)明明有负责人,一旦你插手,原本的负责人就撒手不管了;
2)连带的其他的事情也都是你的,出了问题都是你的责任,影响比较大的可能被辞退;
3)你所谓的负责并不享有真正的实权,需要到处招人协调资源,让本来没有事干的同事们多干点活,和拉仇恨没啥区别了,意味着更多的冲突;
4)当多个项目由不同的组来协作完成时,老板从来不指定整体负责人,谁都不能下结论,大家推来推去,非常心累。
这两天看了 Fenng 的公众号文章,感觉很惭愧。多干点活虽然显得很不划算,但实际是可以磨练到自己的能力。困难所有人都能看到,但是能站出来的人没有几个,甩锅的、吃瓜的倒是一大把。如何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多做事,至少事情来了别怕事。
02. 关于编程
我想学编程很久了,开始很多次。当然,放弃更多次。
最近在规划转行做产品经理,所以又开始了新一波的尝试。
零零散散的点都知道一些,但印象总是很浅,学了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可以用上。
今天有一位朋友向我咨询了一只股票,我从财报说上面搜索了一下,评分很低,给出了我自己的建议。
这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灵感。
一直以来编程对我而言都是很高大上的存在,我知道它是个好东西,却不知道学了要来干嘛。以前想得不过是,以后要用来做数据分析,以后要用来炒股。
具体一些,再具体一些呢?
概念不清晰的时候,没有方向感,也没有动力。
但现在,我想到了,不如就把财报说完完全全地复刻出来,打造一个为我自己定制化的选股神器。
带着目标和意义感去学习,在用的过程中学,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才是学习最高效的方法呀!
03. 关于比较
回家的时候,表哥、表姐在讨论买房的计划,我挺惊讶的。虽然我一直觉得自己混得还挺惨,但至少在整个家族应该是最好的。但我短期内从未考虑过买房的问题,因为真的没钱。
再加上最近一位学妹自己在杭州工作,升职还买房,内心毫无波澜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以前的我,应该会陷入深深地自责:“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但现在似乎比较能接受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安慰了一下自己,安心地去玩王者荣耀了 :)
看上去很阿 Q,但我尝试着对自己好一点。尝试着用爱而不是自责去驱动那头大象,毕竟自责这种方式我用了二十几年,我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了。
04. 关于成长
曾经有人和我说:“和你聊天太累了,你的身上有一股暴戾之气。”
我当下其实是很生气的,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回复了一句谢谢。
有人能给你反馈,应该要珍惜。
之后我有特别去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尽量少去抱怨(依然还是有抱怨),个人觉得是有一些进步的,需要为自己鼓掌:
1)抱怨频次最高的场合大多集中在公司,我先尽可能停止自己的抱怨,也在成为别人垃圾桶的时候尽量敷衍;
2)关系好一些的和我抱怨时,我会多说两句,告诉对方的问题是什么,其他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给出我的建议;
3)无法掌控的事情,我只给建议,而不再和人撕逼了,目前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好事……
4)投入了比较多的时间去关注心理学领域,更好的和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
05. 关于不足
还有很多的不足,还有很多的焦虑,特别是在学习的时候。
比如陈海贤的课程,我听了好几遍,却总感觉记得地太少,每次听都能听出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看书,还在纠结到底是要快速阅读还是精读,纠结为什么总是看完了就忘了呢?为什么总是走神呢?
今天花了点时间特意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原因还是自己太贪心吧:想要记住自己看得每一点书,想要自己每一滴的时间都不白白浪费,却忘了遗忘是人的天性。
倒是决定了一件事情,以后要坚定的开始训练快速阅读,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然后应用、内化……
再比如今天开始恢复运动,才 10 分开慢走就感觉有点不舒服,然后就果断停下来,在床上躺了 1 个钟头……但毕竟迈开了这小小的一步。
未来,一定是更好的,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