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是一本打破人们对“天才”的传统认知和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的书。该书由心理学家安徳斯.艾利克森博士和科学作家罗伯特.普尔合作撰写的。
“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产物,是本书至关重要的观点。书中通过莫扎特的完美高音等大量案例,阐述了所谓”天才“的技能都是经过大量的训练得来的,任何人通过正确的、大量的训练,都可以培养“天才”的技能。对于这个观点是否完全合理,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其正面的、积极的效应却激发了我继续在工作中进行各种练习的信心。针对“训练”,本书提出要拒绝三种思想。一是认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的限制。其实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着什么作用,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二是如果足够长的时间做某件事,一定会更擅长。其实不注重反思和改进的做事,时间也不会成为技能提升的见证者。三是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任何技能的训练如果不遵循正确的方法,那么努力只能称之为白努力。不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刻意练习”,是本书最重要的概念。刻意练习与有目的的练习最主要的差别有两个,一是刻意练习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卓越绩效的标准,用以制定科学的练习目标,比如竞赛规则。二是刻意练习需要一个能布置作业的导师,以帮助练习者提高水平。
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符合刻意练习的条件,但是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可以指导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练习,下面用四个关键字来进行说明。兴趣。兴趣是产生动机的基础,也是进行刻意练习的动力。专注。专注就是在动机的驱动下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练习中最好能寻找一个优秀的导师,按照导师制定的训练计划和目标要求,反复进行刻意练习。如果没有导师指导,可以自己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按照正确的练习方法进行反复训练。但练习要想有成效一定要逼着自己走出大脑舒适区,迫使自己做一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大量的练习也是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得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杰出人物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是他们与普通人区别的主要因素。反馈。刻意练习一定要有一个不断与卓越绩效的评价标准进行比对的过程,以确定练习是否达到目标,是否出现偏差,是否需要修订训练计划。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者必须学会自己监控自己。纠正。纠正就是对刻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也是丰富心理表征的过程。同样,早期的纠正大部分来自于导师,但随着心理表征的不断丰富,练习者将学会自我纠正。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才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刻意练习》这本书有两点启示。一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坚持就是胜利,付出才有回报,大量刻苦的练习,是获得技能提升的法宝。二是不能只顾低头走路,还要抬头看天。在大量的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埋头练习,一定按刻意练习的原则不断纠正练习思路和方法,才可取得满意的成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