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一定要讲究方法,用了正确的方法就能使工作效率提高到无法估量的程度。
这并不夸张。举个例子,我去年刚到学校上班时,办公室一位同事负责体育数据录入,把最终结果上传到学生健康测试平台。看她忙得焦头烂额,从我11月16日到办公室开始,就见她弄了一半了,每天很忙碌,我看了于心不忍,问她有什么能帮忙的。于是 ,她给了我两个表格,从其中的一个表格查找数据复制粘贴到另外一张表格去,由于两张表格的名单顺序和数量都不一样,不能用整体的复制粘贴,当时的我对办公软件完全陌生,所也没加思考的,也就按照她的吩咐照做了,有好几个同事一起帮忙,耗费了很多时间。所说做这个平台 ,前后用了她两个月的时间。
意外的是,今年的体测平台由我来负责。为了避免出现去年的现象 ,我请教了去年也做过的吴琳老师,程序该如何做。按照她的方法,我召开了各系学工科会议,让大家按照要求上交原始数据,然后跟体育老师强调一定按统一的格式录入。11月份布置下去,原始数据很早交上来了,我没有细看,这个阶段的各种工作也多,刚好遇到外出培训和请假,有半个月时间不在学校。
平台到12月31日起截止上传数据,我拖到前天(12月17日)才开始,一是因为事情多,二是看到吴琳也还没开始做中专部分,想着在同样的时间,她能完成 ,我也能完成。当然,也有点拖延的因素在内。前天一看数据,傻眼了,之前交代的系部按顺序上交资料, 结果不知是因为无法做到,还是不放在心上,或者是听不懂,总之就是没办法跟学工处的学号对照复制粘贴。如果要一个个数据复复制粘贴,那过程就势必像去年那样。到底有没有方法能简单快速的操作呢?我在办公室说了这个诉求,幸运的是,蓝老师恰好上学期做过类似的数据,她肯定的说有解决方法,用一个函数(vlookup)就搞定,只是她忘记了如何使用。这太好了,无疑是我的救星 ,只要有了方法,就可以学习利用,然后研究了两个小时,无果。后来,她在她的电脑可以了,我的表格却不行,把表格发到她的电脑也不行。详细对比了表格,没有什么不同之后,就确定是版本或者格式问题。这也是可以解决的。
关老师想起一个老师之前教过她这用法,然后请来这个老师,果然,马上可以了。一个表格2000多的名单,利用一个函数不到半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去年的同事居然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如果单从这个事情的效率上算,是不是可以说效率无限提高呢?几天的时间是30秒的多少倍呢?真的没办法计算。所以,做事情,在动手之前,必须要先思考,如何做才能最快速做,一定有更好的方法。而以前的我,是缺乏这些思考的,这是必须要养成的思维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