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某听书APP上听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书。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中我学习作为如何在语言上更好地和孩子交流,书中认为父母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资源。
书中讲儿童的语言中平均95%的语言都是和父母是重复的,所以我们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毫不夸张。所以你看到你的孩子怎么样说话,就就能够反思到你是怎么样说话。所以我们就知道尤其孩子在小时候父母的语言是多么的珍贵。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跟孩子对话是科学的呢?这本书的核心重点叫3T原则。第一个T叫作tune in。Tune in就是共情关注。你跟孩子讲话的时候,要始终共情关注他。: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能够顺着孩子的思维与孩子交流。老师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给孩子读书时,孩子指着被单说这里,家长就要想到孩子是不是想表达关于被单的事情,然后说你是不是想说被单呀类似这种共频的形为引导。
第二个T叫作talk more,充分交流,要多说。首先是你要跟他讲述我们在发生些什么事。我记得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我带着她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把我们看到的东西讲给她听,尤其是一路牌,广告牌上的字,所以我家上小学就比别的孩子认字多,老师都夸她是小字典。可惜这件事情没有持续,而且因为我的一些原因,断掉了孩子的这个好习惯。
第三个叫作take turns,轮流谈话。这是3T的第三个T,轮流谈话。轮流谈话当中父母一定经常用开放式语言。比如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做某事,你就先把这件事可能的危害告诉孩子,做的话可能会伤害到你。
3T原则运用到与孩子的交流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命令的语言要求孩子,因为经常用命令式的语言跟孩子讲话,孩子的自控力就会不断地下降。因为他不认为这些东西需要我管,因为规则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你说不要做,我就不要做了,所以,他根本不会去探索边界、不会去探索规则、不会去尝试自己掌控这件事情,所以,他的自控力就会不断地下降。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幼儿园,孩子的起跑线不是重点小学,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愿不愿意跟他多说话,是父母愿不愿意用更加丰富的、科学的、肯定的语言方式帮助孩子去建立足够丰富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尤其是在孩子大脑爆炸式发育的那几年,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并建立成长的思维。
希望每个准备做父母的朋友都能看一下《父母的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