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内容来自于知乎
马伯庸,当代作家,被称为“文学鬼才”。
他的作品既有天马行空的脑洞大开,也不乏严谨厚重的史料佐证,深受广大读者喜欢。
出一部小说火一部,人称“爆款收割机”。
难道马伯庸有独特写作技巧?
别说,还真有。
这4个写作方法,是他的压箱底干货,一定要认真学习。
1. 从140字微博开始写
好多人有一个作家梦。
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最好短期就能完成。
其实,这不现实。
为什么呢?
一切都靠积累。
哪怕像马伯庸这样的大作家,也很难一下子写出长篇小说。
他是怎么做的呢?
先发一条140字微博,写一个简单的情节,然后扩充成1400字故事,接着扩充成10000字短篇,如果短篇精彩才扩充成长篇。
多少人有赚一千万的野心,却没有坚持一年的耐心。
2. 多观察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昼夜不息。”
确实如此。
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于生活。
谁对生活观察越仔细,谁的文章就越接地气,越能贴近读者的心。
有人会说:“如何观察生活呢?”
看看马伯庸是怎么做的吧!
他会做日常思维训练。
比如,坐地铁时,马伯庸会仔细观察每一个人,再想象他们的身份,想象他们的职业,想象他们是不是马上要下车......
观察得越细致,会看到越多的蛛丝马迹。
3. 细节会给作品令人信服的质感
好多人写作,会遇到一个问题:内容太空洞。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简单,细节不到位。
因此,内容粗糙,没有质感,难以令人信服。
讲个小故事。
当年,《长安的荔枝》初稿发在网上,一位精通唐史的老师指出,书中主角到庙里上香的细节有误,唐代没有“线香”。
马伯庸听后立即更正。
在他看来,细节描写真实到位,读者才会相信你写的东西。
所以,细节打磨得再久,都不过分。
4. 写作不靠自律,靠兴趣
好多人认为,写作靠自律。
不完全对。
更多时候,自律只是表象,兴趣才是核心。
很多人问马伯庸:“你是不是很自律?”
他说:“写作是我特别喜欢的事,不管是当年没赚到钱,还是现在赚到钱了,我都会写。”
他还说:“写作是一件很纯粹的事,如果带着赚大钱,出大名的目的,一定写不出来,一定是你真的热爱写作本身,不管是生病还是遭遇挫折,继续去写,发自内心的喜欢。”
看得出来,马伯庸对写作是真的热爱。
正因为一腔热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