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校新分配两位数学教师,都教初一,其中一位小虞老师坐我同一办公室,小虞老师素质不错,高中毕业于慈溪中学,然后中国地质大学数理统计专业本科、硕士毕业。
因为是新教师,所以学校安排教初一,而我也恰好带出一届初三教初一,所以有许多共同话题,今天上完初中数学第一节课后,小虞老师反馈上课内容教不完,合作学习只讲了第一问,书本上的课后练习几乎没做,也就是PPT里几道题目做了一下。
在我印象中,新教师一般会很快地把课堂教学内容讲完,没想到居然时间不够。小虞老师说到书本里的很多知识自己不太熟练,上课时需要经常去翻备课本,于是就很难关注到学生的反应。
这个确实是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区别。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如果说,一个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到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师在教三角函数时,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数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他在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听课,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哪些障碍。作为新教师,就得重视备课,重视解题,把要教的所有知识了然于胸,便于更好地驾驭真个课堂。
而作为有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我想要追求的教学境界是,尽量不用PPT,用几支粉笔一块黑板刷就可讲完一堂课,备课要认真,课前做完相关内容的课本作业题,配套作业本,以及课外配套练习《全效》的相关题目,对于难点、重点,概念、定义、定理、法则等字句不差记在心中,尽量不要去翻看课本或备课本,上课就面对每一个学生,讲解、提问、引导、强调、总结,充分利用黑板,尽量不擦,课堂结束,整一黑板,可供学生当复习笔记用。
同时,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反应、动作、眼神,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理想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喜欢、积极参与,烘托数学学习的气氛。把冰冷的数学变成火热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