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学生的头脑比作一座仓库,把知识比作货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把知识的货物装进自己的仓库,在考试的时候,学生能准确的找到相关的知识货物,并能准确的拿出来。如果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抱着这样的认识,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变得越来越累,因为仓库里面的货物越来越多,那么就意味着,学生需要时刻背负着这些货物,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并且随着货物的增加,他们在检索使用的时候也越来越麻烦,他们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寻找需要的货物,这样,学生会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考时也变得愈加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对知识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虽然,我们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确的是,我们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掌握,而是为了运用。就像是,我们背诵乘法口诀不是为了背诵,而是为了能够使用它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开始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七条《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前面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把基础知识牢固的保持在学生中的头脑中的建议。这种保持,不是像把货物摆放在仓库中似的那种保持,而是在应用中的保持。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应该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笨重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而只是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
是呀,所以我们有一个更加有趣的比喻,我们应该把知识比作火,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火把,去点燃学生知识的火把。当学生知识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之后,才能照亮他们的头脑,他们的知识的火苗在跳动的中,学生的智慧才能生成。
我认为,我们交给学生知识,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让知识保持在学生的头脑中,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智慧。一个学生只有学习富有“生命力”的知识,才能在学习中增长智慧,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成为“教条主义”的牺牲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那么怎样实现这样的目标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策略,那就是要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有自己思考的参与,才能让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成为增长智慧的手段。他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也就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不要让学生习惯于接收老师的“标准答案”。如果,我们一直热衷于给孩子提供我们的思想,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思考热情就会暗淡甚至熄灭,学生不愿意去主动思考,去主动探究,他们成为了目光暗淡,思维呆滞的“木头人”。知识,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丰富的有趣的世界,而是机械的呆板的教条。他们被动的、机械的去接收着这些“教条”,学习的乐趣和兴趣也就荡然无存了。
周国平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提出: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他进一步分析道:“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
这样的教育,不仅仅应该存在于大学,而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