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山东算来快二十年了,却总是没有机会到农村去。之所以会惦记山东农村,我一直很好奇北方农村的“驴拉磨”。听说,为了让驴拉磨,主人会在驴面前挂上胡萝卜,驴为了吃上眼前的胡萝卜积极地往前走。结果就会出现让人震撼的一幕,没有人鞭策,驴自己就会不断地拉磨。
我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只见过在农忙时,无论是犁田和耙田,农民都是站在牛后面,看见牛偷懒就甩一竹鞭,并吆喝一声,迫于疼痛,牛只能老实地往前拱着。偶尔也能看到耕牛反抗,它甩下犁或者耙在田野上撒欢,主人气急败坏地在后面追赶。
我以为教育的真谛就蕴藏在“驴拉磨”中。西方有句谚语: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你却无法让马喝水。北方驴拉磨的智慧在于“引”,南方犁田的尴尬在于“赶”。倘若教育充满着逼迫和控制,被教育者的自主性就无法调动。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教育已经无法传授将来从事某一职业的所有知识,那就意味着每一个生命都需要终身学习。我们的教育最让人担心的是孩子刚进入大学就厌倦了学习。
怎样的教育才能调动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一个能和孩子高质量互动的父母和老师。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互动时最爱讲道理,却忽视了情绪情感的重要性。其实,很多孩子很聪明,可就是学习不好,原因就在于情感上受阻,不爱学、不愿学、不积极主动学,背后都是学习情感出了问题,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意愿,这个时候父母就算是拿鞭子抽都没有用。
一个好老师首先是能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孩子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其次,一个好老师善于和孩子处好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孩子听进去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最后,一个好老师不以惩罚作为主色调,他会以正向的肯定和鼓励为主,引导孩子学习。
所有的管是为了今后的不管,所有的陪伴是为了今后的独立。学习终归是孩子自己的事,让孩子在学习上多一份责任感、多一点主动性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