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透过心理看教育
透过心理看教育-“经验”之谈

透过心理看教育-“经验”之谈

作者: 刘启辉教书匠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06:46 被阅读407次

            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就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诗中后两句诠释了知和行的关系。我认为“行”的背后就是经验体验。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人明知父母提醒过自己,可自己就是忍不住去体验一把,“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原因就在于,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自己体会一次,有体会才有学习、才长记性,吃一堑长一智。可是,如今很多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试错、生怕孩子出错。

          孩子一两岁的时候,把手中的皮球一遍一遍地往地上扔。表现最差的父母是训斥孩子不该这样,稍好的父母超有耐心地一遍一遍地捡,表现最佳父母会和孩子一样一起扔着玩。

          孩子的聪明不是体现在大脑神经细胞的多少,而是体现在神经细胞之间的链接的丰富性,链接丰富则大脑皮层丰厚、脑容量大。那么,细胞之间的链接从哪儿来?链接来自各种感知觉的丰富、各种经验体验的丰富。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智慧的父母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去探索世界、多去经验体验各种活动。但是,传统的养育观念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尤其是有些老人特别反感孩子的调皮捣蛋。有这些想法的养育者,仅仅是出于孩子是不是好带的角度考虑,而不是考虑是不是对孩子有好处。我们很少见过调皮捣蛋的孩子笨的,但一定见过坐着一动不动的孩子笨的。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此。

            孩子年龄稍大一点,孩子更需要鼓励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最可怕的一个观念是: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生怕孩子犯错,父母早早就替孩子设计好了人生。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这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倘若一个人活了一辈子,都不是活自己,而是活在别人的安排下,那有什么意思呢?生命一旦有所觉察,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安排下,很有可能会掉入怀疑和抑郁之中。如果生命未知未觉,则其久而久之会失去生命力。被控制的人生,于被控制的生命没有任何好处,于控制者而言,则满足了自己被需要的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透过心理看教育-“经验”之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cn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