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可待来生。
——陈寅恪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作者岳南,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卢沟桥事变之后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结束十年内战,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终于建立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开赴华北和淞沪前线,抗御日本侵略军。
时在庐山的蒋介石,除接二连三向军事将领宋哲元、秦德纯等拍发“固守勿退”的电令外,分别邀请各界人士火速赶往庐山牯岭,频频举行谈话会及国防参议会,共商救国图存大计。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文学院院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等一大批学界要人应邀参加会议。
随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在长沙和西安两地设立临时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北(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两个临时大学以原各校校长任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迅速赴当地选址筹备,尽快组织师生撤出平津地区在新校舍开课。
1938年,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所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三所风格迥异的大学教授和学生,在同一所大学里教学和学习。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联大教授和学生们的人格和精神,他们都找到了一种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并将生命奉献给了它。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著名史学大家陈寅恪的这两句诗道尽了,当时南渡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凄苦与迷茫心情。
“南渡之后再无北归日”,这是纵观两千年来,晋宋明几次南归皆亡国,也不能说他们的忧虑是悲观主义。在不能持枪与日寇正面对抗情况下,他们只能将自己一腔悲怆之情,化作专注之力埋头学术研究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