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这种干货类的文章。仅仅是讲述一下个人经历,希望对看到的人有帮助。
最近新生入学,社团纳新也开始了。去年我刚进学校的时候也很迷茫,不知道选什么社团比较好,学长学姐们热情的推荐,弄得最后十分迷茫和纠结。
1.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不要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去接触一个你根本不擅长的事物。
我一直喜欢写作,所以一开始有想加入广播站记者站,但后来想了想,我只是喜欢自由自在地写文章,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喜欢被束缚被约束,所以没有进。后来同寝室的一个同学加入了广播站和记者站,看她写稿子写新闻,就更加庆幸自己没有进,因为真的不喜欢那种模式。
我加入的是宣传部,因为一直喜欢设计制作,以及从小喜欢画画,今年,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宣传部的副部长。
2.发展前景
很多人加入部门都是目的性很强的,想通过加入部门提升自己的能力,开拓视野或是多交一些朋友之类的。
确实,除了兴趣,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这时候可以考虑一下你的专业,例如我是学电子信息工程的。我们学院学生会就有专门设置无线电与通信这种与专业连接密切的部门。
如果你的学院也有这种部门,可以加入试一试,真的会学到很多东西,对专业很有用。不过我对我的专业中物理方面并不擅长,所以也没有选择。
3.关于留部
到了大二的时候会选出下一任的部长副部长,大三的就可以任选主席团常委职务。
如果你有留部的打算,可以一开始就做好准备。
之前有学姐说,院会和校会不冲突,可以各进一个部门,因为如果你进了这个部门,发现它与想象中相差太多,有可能会退部,这样想留任的机会就没有了,加两个的话如果退一个还能有一个。
我当初在院会和校会各进了一个部门,最终也得以留部。一年的时间内看到很多人退部,觉得确实一开始应该想好。若是对部门不太了解,可以多问问学长学姐了解清楚再加入。
最多加入三个吧,就算加入三个你也最多只能顾得过来其中两个,两个为最好。
4.个人能力
个人能力不只包括你平日里的表现以及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态度。学习成绩,其实是在学校时彰显个人能力的最好条件。
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会轻松很多,不是打击新生们,学姐这一年来经历的这些,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大学里学习很重要,而且不同于以前,属于半自主式的学习。这样就更需要靠自觉。部门举行的活动虽然不算太多也会很琐碎,占用很多课余时间,所以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要与课程冲突。
最后,说一说大学的学习。
我大一的时候学习的意识不强,觉得到了大学可以放松一下,学习的劲头不强,而且突然有了自由,长时间玩手机,以及课余活动,导致成绩跌落很多。
大致是大一一年玩够了,现在的我收心收的很彻底,每天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做了,除了必要的事情都是在学习。
现在每天过得都很充实,虽然玩的少了却并没有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
大学虽有四年,但时光匆匆一晃就会过去,从大一开始就要珍惜。大一参加社团活动确实很好,如果能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而又不耽误学习,应该是最好的状态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