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事评论
这种“点到为止”的处罚,是对义举的不公

这种“点到为止”的处罚,是对义举的不公

作者: 扬眉笑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09:43 被阅读2次
视频《杯子的秘密》

前几日,因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发布视频《杯子的秘密》,曝光了十几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而导致酒店业内人士恼羞成怒,继而在微信群公然发布“花总”的个人信息,肆意践踏“花总”个人的隐私,试图用这种下三滥的行为,给“花总”以颜色看看。

事后,那个违法发布“花总”个人信息的彭姓酒店经理也得到了警方的处理:行政拘留7日,罚款500元。

处罚结果一出来,令吃瓜群众有些骚动,有网友称:“这哪里是处罚啊?简直是纵容”。

讲真,这样的处罚有理有据,是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来处理的,但是在当前这种网络环境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对于这种擅自发布个人隐私、影响当事人工作生活的恶劣行径,依旧沿用这种“点到为止”的处罚力度,就是对义举的不公。

不问而自取,谓之偷也。媒体对这一现象也进行过连篇累牍的报道,可以视之为对公众的担忧,或者愤怒的表达,但我们除了担忧和愤怒,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国外,看看“歪果仁”是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

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隐私权保护法》,这是美国行政法中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一项重要法律。

新加坡国会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案》,保护个人资料不被侵犯。

德国对信息泄露行为的惩处格外严厉,《联邦数据保护法》规定,对于一些泄露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经济和刑事处罚,重者可使其倾家荡产。

国外对个人隐私保护法的重视程度之高,以及像德国这种轻则经济处罚,重者倾家荡产的惩处力度,可谓掷地有声,给人以震慑感,如此,谁还敢贸然践踏法律的底线?

说实话,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引起的危害数不胜数,比如坑蒙拐骗乘虚而入、账户钱款不翼而飞、个人名誉无端受毁等等,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一股脑归到你的名下,哪怕最后费劲周折得个清白,又有何用?

可见,针对不法分子的违法程度,建立起“立法全、执法严”的惩罚条例,切实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势在必行!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掐断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只有这样,才得以让“花总”这种有良知、有正义感的好人,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风气才能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这种“点到为止”的处罚,是对义举的不公

    前几日,因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发布视频《杯子的秘密》,曝光了十几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而导致酒店业内人士恼羞...

  • 【读书】《班级管理60问》9

    把处罚干部当做规则教育 处分一个班干部,不把他当做特殊公民,我相信,这种处罚,对孩子们将是最好的规则教育。 怎样有...

  • 为什么,拒绝跟弱者和失败者在一起?读完彻底逆转你的思维,永远只跟

    同情弱者是对强者的不公平,同情业绩做的差的人,是对业绩做的好的人的不公平。 如果你喜欢同情弱者,如果你喜欢给这种业...

  • 不善思考的我,将来完了……

    别人的弦外之音,是假装不懂,还是压根就没在脑袋里打转,懒得去懂? 别人话说一半,点到为止,我对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经...

  • 什么是点到为止的尊重

    在一个团队或者一家公司呆的越久 越会产生这种 点到为止的尊重 什么是点到为止 就是点到不说透 至于对方理解与不理解...

  • 义举

    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到了中年之后都发生了反转,人生真是莫大的玩笑。 过去芷若听敏俊讲过他上初中的时候生活很艰苦,饭都是...

  • 义举

    刚解放那会儿,我只有十八岁,是个军邮员,就是现在的邮政投递员。 所不同的是,现在的邮递员贵重邮件送的都是取货单据,...

  • 在别人的苦难中,为何我们总是感同身受?

    “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出来的是“制度的逻辑”,这种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

  • 沉默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公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 ,为了事业的升迁和金钱利益 ,很多人都会明争暗斗 ,甚至拿出阴狠的招法陷害竞争对手 。面对...

  • 我做这一切背后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动机是要'反抗婆婆对我的不公正,让大家都'看到这种不公正然后站到我的一边。 我的动机是在与他们整个家庭对抗,争取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种“点到为止”的处罚,是对义举的不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u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