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相遇体验GO
论网店与实体店的爱恨情仇(一)——为什么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论网店与实体店的爱恨情仇(一)——为什么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作者: 7e9c42fd0545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17:04 被阅读108次

早些年就能听到很多“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声音,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网店。如今也能挺多很多“网店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声音,这下,这矛头要指向哪里呢?

即使在网店出现之前,实体店与实体店之间也一样是存在竞争的,随便走进一家大商场,都很容易发现同类的店铺,有的店队如长龙,有的店冷冷清清;有的店生意兴隆分店开了又开,有的店可能一年都要转租好几手。当然,这种情况在网店出现之后越发严重。

而网店和实体店对商户来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地域限制。实体店是很受地域限制的,比如社区便利店的用户范围基本上就是这个社区附近的人,很少会有这个社区以外的人特地跑大老远来这家店买,更不可能是异地的用户漂洋过海来这家店买。而网络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很便捷地在同一家网店上买东西。

但购买实物又和购买虚拟商品不同,购买虚拟商品,无论对方的网店在哪里,从发货到收货的时间区间基本上是论秒的。但实物又不能通过互联网给你送到手里来,还是得靠传统的线下物流。因此如果能缩短物流的时间,就能提高网店的竞争优势。这也是“新零售”概念中各家网商巨头都在大力发展物流的原因之一。

因此,基于线下与线上的区别,实体店的用户范围有限,但是竞争对手也同样有限;网店的用户范围无限,但是竞争对手却也同样无限。因此网店相对实体店来说,更容易出现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最终则会形成寡头垄断。

另外零售店和餐饮店也有所不同,在外卖软件出现之前,餐饮店是实体店中的一片净土。但外卖软件出现之后,餐饮业也被互联网化了,但是因为餐饮与零售的差别(主要是时效),餐饮业的用户和竞争范围还是局限在同城。除非哪一天物流能做到全国30分钟内送餐,且外卖的运费还在用户接受范围以内的时候,那么餐饮业就和零售业一样开始全网竞争了。那时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沙县拉面鸡米饭吧。

比如同类实体店之间的竞争,往往只限于同域竞争,这个域通常不会超过城区范围。一个三线城市的小商场,其竞争对手也就是本地的一些商场,而北上广深的商场不管多好,双方也基本谈不上竞争,也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各吃自己的碗里的肉。

而如果这是家网上商城?物流效率的提升,使得用户不会刻意注意商城的位置,而更注重商品的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假设几家商城在价格以外的各方面都相同的话,只要一家商城的商品价格低个几毛钱,就基本可以把其他商城的用户收割殆尽。然后自己就可以大口吃肉,大口喝汤,其他人只能混点残羹汤底。

对于实体店来说,早些年经济刚开始发展,增量(即净增长用户群体)充足,人多店少,每家店的日子都过得挺滋润,无非赚多赚少的问题。如今店越来越多了,人却因为网店的竞争少了很多,变成了店多人少,增量不足,因此同类实体店之间只能进行存量竞争(即现有用户群体),竞争程度相比以前自然激烈了很多。这就像是以前是天上掉馅饼,掉的还挺多,大家都在拣,无非谁多拣一点谁少拣一点。

而现在,则是大家面前一共只有这一块饼,都被你吃了我就要饿死了,那还不拼个你死我活。因此对于多数实体店来说,确实是过得越来越艰难了。而最终实体店也会在区域内形成寡头垄断,地段、品牌、资金量、管理等等,都会将不少中小店铺淘汰出局。但是,受限于实体店的特性,这种寡头垄断的程度并不高。就像是每人家里都有一小块饼,你要大老远跑到我家里来抢我的饼,成本通常会超过收益。另外,如果同类商户聚集到一定程度,则会出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现象。比如各地的**一条街。这是因为集聚效应产生的知名度带来了额外的增量用户,即天上又开始掉馅饼了。所以多数情况下,即使是竞争关系的实体店之间还是可以共存发展的。

对于网店来说,早些年网购刚开始发展,线上流量红利暴涨(即增量充足),人多店少,每家网店的日子都过得挺滋润,无非赚多赚少的问题。如今线上流量红利已经差不多饱和了,而各种各样的网店以及网购形式也越来越多。从传统的C2C(淘宝、闲鱼)和B2C(京东、天猫、网易严选)等,到现在又增加了社交电商(小红书,直播卖货,拼多多等)等。再加上由于各种因素,也有一些用户又开始逐渐回到实体店购物,使得网店也同样面临店多人少的困境(拼多多的成功,则是因为另辟蹊径,抢先获得了新的增量用户)。

历史何其相似,与实体店的发展路径一样,同类网店之间的竞争相比以前也是激烈很多,对于多数网店来说,也一样是过得越来越艰难了。在高度寡头垄断的线上市场中,没有特色的中小网店,会被淘汰得更加彻底。

那些很有特色的小网店(主要是小众的商品),避开了寡头的竞争(市场太小,寡头看不上),又拥有着互联网全域的用户群体。这类的网店反而会比同类的实体店生存得更好。因此淘宝上的很多卖家是因为“什么都能买到的淘宝”才能生存下来,而对于那些“到处都能买到的东西”,这类淘宝卖家基本已成为天猫商家的垫脚石。对于平台来说,这些卖家(特别是个人卖家)已经形同鸡肋,毕竟他们所能带来的收益对于越来越庞大的平台来说实在太小了,随便一家天猫商家的广告、佣金等业务所带来的收入,足以抵过千百个小卖家。还有些卖地方特色商品的网店,由于商品受限于产地,即使面对全球的用户,但竞争只存在于产地区域。

刚好拿两张图来类比(图片来源百度)

县际、市际、省际之间都可以偏安一隅,共同发展  北上广深港吊打全国其他所有地方,形成寡头垄断

当社会处于人口红利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增量充足,大家都在发展,无非谁发展得快一些,谁发展得慢一些。而一旦经济停滞,人口红利消失。那么大家就只能盯着面前那唯一的一块饼来抢了。如果大家都只通过市场手段来抢,无论如何,钱和人都始终会流向那几个寡头城市。然后小卖家恶性循环被逐渐淘汰,中卖家苦苦挣扎。但其中有一点不同,即使是寡头城市,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人口。只要人口达到其承载上限,那么吃剩的这块饼就能轮到其他人来抢了。互联网上虽然也有承载能力(比如服务器的高并发负载压力),但往往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因此互联网的寡头就会像黑洞一样,吸走大多数的饼。


下一期《论网店与实体店的爱恨情仇(二)——上帝是怎么想的?》


本文作者【一个臭皮匠】原文链接

相遇线下,相约体验,相遇体验GO,“我们”会在哪里相遇...全球探店荟萃,特色、有趣、潮流、精品…该有的都会有的。除此之外,还会讲述线下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爱恨情仇,让双方能够相互沟通、理解、共赢。

公众号【相遇体验GO】

我们只分享探店类和体验类的精品长文。欢迎符合主题的文章投稿。

如果我们的主题或文章符合你的口味,别忘了分享给你的小伙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网店与实体店的爱恨情仇(一)——为什么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yo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