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有无数个变体。
孩子就算打死也不肯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就算骂死也不主动道歉,怎么办?
孩子就算抽死也不肯学英语,怎么办?
所以,我们称之为,孩子「死也不要」系列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自己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同样经历过这些事情,忘了吗?
就算我妈抽死我,我也不吃茴香苗的饺子。
就算我爸弄死我,我也不跟他认错。
就算我妈骂死我,我也不能告诉他谈恋爱的事情。
这是常态。但问题是,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要先想明白,我们打算怎么样?
最终的目标是:要,还是不要?
有些事情,其实由着孩子没事的。
比如我自己,从来不吃豆腐,打死也不吃。后来,就真的就一辈子不吃,那也没事。故此,我还特别感谢我妈,开明!
有些事情,打死也由不得孩子。比如学英语,做作业,这是原则问题。
所以,我觉得韭菜馅饺子这事,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比饺子更重要的事。
那如果我就是较真,非得让他吃了这韭菜馅的饺子呢?
或者要是真的有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由不得他,我们该怎么办?
这就是第二个要点,我们的方法是什么?
两个字:混搭。
也就是掺杂一部分他想要的,和一部分他不想要的,一起给他,然后,让他选择。
举个例子。
孩子不吃韭菜饺子,你是想让他吃韭菜还是吃饺子。
如果是吃韭菜,那就让他在韭菜饺子和韭菜包子里,选一样。
中间有你要的一部分,但是也有掺杂你让的一部分。
再举个例子。
他不想写英语作业。你的目标是让他写作业。
那就让他写英语作业和数学作业中,选一样。
然后,完成数学作业之后,让他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之间选一样。
最后,如果他自己愿意,就让他写完。如果他不愿意,就空着,没事。
发现了吗,关键在哪里?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觉醒的一次战争。
除了孩子真的不能吃韭菜(比如过敏)以外,背后本质上是孩子跟父母在争夺自主权。
这个时候,聪明的家长的做法,就是局部妥协。
面上,让他觉得是他的选择,里子呢,还是父母的选择。
这需要技巧,但是,养娃和带学生一样,都是在斗智斗勇中进步。
最后,还有一个提醒。就是「松紧带原则」,身边的很多老外教我的。
孩子刚刚出生,小的时候,一定要紧。不能轻易让他去做决定。
但是随着年龄慢慢增加,要逐步放松,让他有选择权,自主权,直到完全独立。
这个原则其实对于中国人很重要。为什么?因为中国家庭基本上是反过来的。
小的时候,总是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就让他为所欲为。慢慢长大,管不住了。
成人之后,职业婚姻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偏不,父母都要各种参与干涉,人艰不拆啊。
综上,小小的韭菜饺子,背后其实是父母跟孩子学会让渡自主权的问题。
父母能够智慧应对,就一定能培养出良好的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