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读书·抬眉思考】 第39天2021年7月14日星期三
【读书打卡人】 雷娟
【书目】 《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作者】 余映潮
【版次】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
【页数】 305页
【进度】 《精巧命名,点示规律》 038—040页
【用时】30分钟
【思考与感悟】
余老师说,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命名”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命名”主要在于分析与提炼语言现象,点破文章、文段、文句的结构规律,便于学生掌握分析的钥匙,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语言。
1.将命名用于降解教学的难度。如:《秋魂》一课命名为“三层式结构"。教师讲清楚什么是“三层式结构"后,请学生用这把钥匙去分析教材中的几篇短文。例:《秋色》中“三层式结构"即引出事物——插叙事物——托物寄兴。通过点示规律,实现长文短教,简化教学头绪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阅读,跳出字词句的框架来看全篇,学会赏析文章结构,也为孩子写作布局谋篇打下好的基础。
其实,这个看的环节之外再加上写作小练笔,更能把学到的知识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枪实弹地练更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将命名用于增加教学的意趣。如:《羚羊木雕》和《花的话》选点探究。命名为“千姿百态表示‘说’”。教师提话题、举例,让学生继续发现。例如:说这个词是常用的;有时运用其他表示说的词;在说之前加上表示态度的修饰;带动作的说或以动作表示说等。在这个过程中,即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乐趣,也教会了学生”提炼规律“的阅读方法,交给学生一把发现的钥匙,给学生深入探究”千姿百态表示‘喜’、‘哀’的余味。
死读书永远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阅读的角度和方法能增加阅读的趣味,使阅读者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长。换言之,一个优秀的对语文老师,应该想方设法打开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不断提高阅读的水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明白阅读不仅仅是读字词句篇,还要努力探究文本中的写作技巧、用词技巧。
除了上述事例外,还可以探究“比喻式抒情段”“排比式抒情段”“呼告式抒情段”“设问式抒情段”或“一笔双写的美妙用法”“美丽的罗列”等。
总之,教师不断研究,不断在课堂中大胆创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思考、练笔,在动中学,在思考中提升,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