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牧雲老师从上海回连,到园后畅聊了四个多小时。
牧雲老师是大连龅牙兔儿童乐园的投资运营人,是儿童情商教育坚定的推行者,也是一位能级与人生维度极高的智者。这是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与她相识,缘于我的同学,更是缘于对教育共同的追求。牧雲老师是将中国龅牙兔儿童乐园项目在大连落地实施的人,十年前,她全家到上海定居。对于这么好的儿童教育项目她不忍放弃,在朋友的介绍下,将龅牙兔儿童情商理念及体系无偿交由我和我的幼儿园做推广运营。
在此期间,牧雲老师定时定期回连给教师团队做培训,给家长做讲座分享,还会不定期组织亲密之旅、青春无悔等体验式训练营,不仅让启禾的老师、家长受益,而且惠及到很多中学生以及渴望学习成长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
牧雲老师将儿童情商教育的种子撒在了启禾幼儿园,播种在大连。虽然她没有教育背景,但她却做了众多教育者所做不到的事。
两年没见牧雲老师,开始时谈了各自的近况,牧雲老师关注地问了幼儿园的近况,以及她所熟悉的那些骨干教师的情况,更多地谈到了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儿童情商教育培养的不只是当下身心健康的儿童,更重要的给每一个孩子播种健全人格的种子,无论三岁、四岁、五岁、六岁的孩子对情商的概念理解多少,但是他们的贯穿运用能力却是远远超出成人。因为越小的孩子越无挂碍。
我们谈到了做教育、做情商的初衷与根本,一致认为:儿童情商教育是通向优质教育、培养未来优秀人才的直通路,教育则是利在自己、功在未来的事业。
还记得六年前牧雲老师在给启禾教师培训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这辈子一个人有机会做教育,不知前世修了多少福报。能够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个人累世的福报所致,而今世做教育,积攒的福报会惠及子孙后世。当时听了这句话,我深为认同,以此为荣。
再提及当下的教育,牧雲老师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下的社会里,教育者不是育人,不是教人,而是通过做教育这件事自修、自渡,如同现在的医生,学医之后看似在治病救人,在医疗商业化、利益化的今天,医生最大的优势,甚至比治病救人更实际的是自救。
谈到此,我深思这些年启禾所走过的历程。刚开园时,满怀远大的目标和愿景,将培养健康、和谐、完整人格的儿童作为理念,将开启生命无限能量、支持生命完整成长为使命,装修园所、设置课程、搭建文化、建立体系,开设家长课堂、实施全员培训、引领团队学习。经过八年半的探索与实践,越来越少了起步时的底气与勇气,所看到的是培训、体验、讲座、分享并无预期的结果,家长的想法没有改变,员工的素质没有明显的提升,园所文化氛围没有想要的局面。
但是,回头看看自己的心路历程,猛然发现:这其中改变最大的自己。这些年学习了如何演讲做内训,如何营建氛围做管理,如何提升员工的能量,如何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放进别人脑袋里,如何拆解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如何影响带动他人做事成事,如何不断优化圈层,如何不跟渣人较劲,如何倾听接纳自己,如何做反思复盘……
原来,在做教育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正是:医者自救,教者自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