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择人择篇
你自以为是的理论为什么需要被证伪?

你自以为是的理论为什么需要被证伪?

作者: 我及我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04:59 被阅读63次

 - 知所知,是否真知 - 

你自以为是的理论为什么需要被证伪?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某一理论是正确的,这往往源于一种感实性。

感实性是指“内心感到真实,但是没有证据支持”。事实上,所有的科学理论都不应该存在感实性,科学是拒绝感实性的。然而,社会生活当中,大部分人都会以感实性去默认一个自以为是的理论。

源于我们传统教育方式的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来源往往是学校和老师直接输送的,我们面对知识的态度,往往是遵循于传统理念当中的权威,于此对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知识深信不疑,没有太多批判性思考,以及对于元认知的追溯。

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并没有让我们过多地对知识本身感兴趣,因而我们也鲜少有探索的精神。这样一来,直接接收现成的理论或者听信外界的观点和看法,变成了我们习以为常且理所当然的习惯。

因为没有对真理的追求,没有了解世界真相的诉求,我们普通人更是安然于默认的固有认知之下,甚至以此信誓旦旦作为人生的信条,没有批判性思维,也没有辨别真伪的意识。很多人甚至会因为循着一些固有的理念去面对生活而毫不自知。

现代思潮中有一种危险的趋向,认为应避免让一般大众知道世界的真正本质,甚至声称一种无知的面纱是必要的,以防公众面对真相时手足无措。而现实生活中,更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人利用这种人们的蒙昧无知,无所不用其极地以各种方式,去诱骗或者忽悠那些低认知的人。

而当那些对人类行为有误导的理念横行于舆论世界,或者充斥于各种公共场合的时候,大家对于教育、犯罪、健康和财富等等重要问题的认知,都因此被塑造了不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些会错误的行为理论,很容易让我们受到伤害。

所以,学会去对现实生活当中的理论进行真伪辨别,了解科学理论的判断标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科学的理论是什么 

科学上的理论,应该是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它们能对一组数据做出解释,并对未来实验的结果做出预测。

当前可行的科学理论,是那些将各种假设进行验证,且其理论结构和大量实证观察是互相一致的。如果,观察数据开始与理论中提出的假说相矛盾,科学家也会尝试构建一个更好解释数据的理论。

科学范畴内所讨论的理论,都是一定程度已经被证实的,所作出的预测并没有与现有的数据相矛盾的理论。

关于如何看待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可证伪性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可证伪性标准是指:对某项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证据具有证伪该理论的可能性。可证伪性标准在科学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的认知也有重要作用。

因为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作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

成功的理论并不是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如果一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问题,那么它肯定是不自洽的。

反过来,如果一项理论预测包括了所有可能观察的数据,它就永远不会被修正,这样的理论本身就丧失了任何预测能力。有很多全能理论会不可避免地妨碍我们对世界和人类本质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这种看上去可以解释所有可能的理论,它本身已经不真实,这是它的死角,却往往蒙蔽了很多人,因为它们永远不能被证伪。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承认自己错了,当我们和别人争辩的时候,因为捍卫自己的正确,已经成为了一种默然。

 为什么需要证伪?

证伪有益于科学本身,科学通过排除不正确的假设,而非集中精力研究完美的理论而进步,因为定位最正确的表达方式是很困难的,但是焦虑表现的错误却相对容易。

科学范畴之中,并不是不存在犯错,而是针对错误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并用新的数据观察和证实来获得新的理念。于此相比,最大的危险在于我们人类极力避免将自己的固有信念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环境中的倾向。

好的科学理论很难提出,因为好的东西是不容易构建的,那些不可证伪的伪科学信仰体系泛滥,都是很容易构建的。而好的理论做出的预测总是会显示自己是证伪的。

 可证伪原则对生活的意义 

可证伪性原则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知道很多道理,但是就是做不到。”我们会自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事实上,做不到的前提条件“知道很多道理”是错误的,是可证伪的。你并不是真正地懂得那些道理,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得出那些道理的事情。一旦发现这个问题,就可以知道病根在哪里,从而去对症下药。

另外,类似于“明明很努力,但是却没有用。”这样的话也是一样的,自以为是的努力,是伪努力,自以为是的学习是假学习,这种种的一切,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反思的。

可证伪性原则,不仅仅用于科学实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用于明辨信念的原则。如果我们能够用这样原则去引导生活,我们的生活品质将会大大改善。当我们所持有的信念与现实世界的真相有所出入时,我们应当调整自己的理念,而不是否认事实和坚持错误的想法,这样我们将会很少遇到一些个人和社会问题。

在文字里获得力量的我,希望透过文字赋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来  

适逢更丰富更即时的文章~ 

 在这里,见你所见~  

相关文章

  • 你自以为是的理论为什么需要被证伪?

    - 知所知,是否真知 - 你自以为是的理论为什么需要被证伪?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某一理论是正确的,这往往源于一种感...

  • 《这就是心理学》Day2

    Q6 一个理论只有可证伪才能算靠谱的理论,为什么要可证伪?可证伪的概念,在你的学习和工作中有什么应用?提示:可以结...

  • 科学的可证伪性

    首先,我们说科学的可证伪性,并不是说科学理论必定会被证伪,而是说理论本身必须包括“经验上被证伪”的可能性,就是你不...

  • 《这才是心理学》阅读笔记02

    这篇写《这才是心理学》第23-40 页第2章阅读笔记。 Q6、 一个理论只有可证伪才能算靠谱的理论,为什么要可证伪...

  • 不求不应

    有时会犯自以为是的毛病 自以为是的去帮助别人 自以为是的去评判 求,方有需 不求,应无声,惹人嫌 用对了地方是才华...

  • 【读书086】这才是心理学(2)

    4.可证伪性 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能称之为理论,至少不能称之为科学的理论。而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事前预测,而不是用于...

  • 可证伪性-《这才是心理学》

    科学是验证可解的问题,既可检验的理论。而且这个理论在科学上是可被证伪的。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被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

  • 《这才是心理学》第二章学习记录

    1.科学的理论必须得有可证伪性,必须告诉大众什么现象发生了,这个理论就不实用了。好的理论对可证伪性非常明显,而预测...

  • 15/20可证伪标准

    书籍《对“伪心理学”说不》之可证伪标准分享 一个理论是否为真,就要检验这个理论的可证伪标准。 科学家要确认某个理论...

  • 金融炼金术

    在哲学史上,有两个流派: 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有些理论必然正确 证伪主义:任何“所谓正确”的理论都是会被证伪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自以为是的理论为什么需要被证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kp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