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的温度

阅读的温度

作者: 青青树下 | 来源:发表于2020-06-17 14:32 被阅读0次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摘自《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一】初读迟子建,是被她的文字所打动。

字里行间总带着令人熨帖的温度,不管是描写出生、衰老,甚至是死去,都隔上一层淡淡的晨雾,人生中大喜大悲的事情,在迟子建的笔下,变得坦然和宽容起来。

《亲亲土豆》中,那颗跟着脚的土豆,让人心有戚戚,李爱杰最终找到了方法,来化解丈夫秦山死去的悲伤,使生死的界限变得不再伤痛。

【二】迟子建的散文和小说中,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极北村落,时时让人充满遐想。

那里不像我们所认识的自然,人类需要在与之斗争中生存。那里的人们,把自己和自然中的山水万物都连接在一起,并将生和死融进自然的永恒中,生亦不喜,死亦不悲。

在《逝川》中的泪鱼,是在逝川里哭着游下来的鱼,人们要在这一天把鱼捞出来,放在盆里安慰过之后,再放回到水里。逝川里的鱼就不呜呜咽咽地哭了,人们就可以祈求到一年家人的平安。

泪鱼,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秘语。极北逝川的人们,用安慰泪鱼的方式,安慰着自己。

【三】生与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迟子建小说中反复探讨的主题。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对这些大主题的探讨和关注,会带给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感动。

《秧歌》里,以主人公女萝的视角,带我们看到小镇上形形色色的人,和形态各异的人物关系。

小梳妆风光又寂寞的一生,洗衣婆坦荡又自适的生活态度,女萝娘粳米固执守旧,臣服于命运,毫无反抗、坦然处之态度,让人很难去批判谁是谁非。在银口巷灯盏路的人们,都各自寻找到舒服的姿态,过他们的一生,而我们,在他们的身上照见自己。

【四】迟子建不从属于任何流派,用她独有的方式为人们刻画了很多别具风格的女性形象。

《逝川》里的吉喜,独立、能干、有主见,活成了小镇男人心中的女神,但没最终没能得到男人给她一个家。同样《秧歌》里南天阁的小梳妆,也被人们像神一样供了起来,孤独终老。还有无欲无求的女萝,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迟子建在这些形象中,注入了自己对女人和男人之间关系的思索,颇有“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意味。

【结语】迟子建,以她温情细腻的笔触,沉静思考的力量,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以及人文主义关怀的作家责任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熨烫着我们的心灵,抚慰着我们的人生,在此深深致敬我pick的作家,这些年给予我的阅读的温度。

相关文章

  • 阅读的温度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

  • 阅读的温度

    买的第一本书10块钱,三毛作品集。 我爸带我去县城,路过一个书摊,我非要拿本书10块钱,那是98年左右,10块钱挺...

  • 阅读的温度

    我曾经读过一段文字:“在阳光正好的午后,在窗边,一个人,一把椅,一张桌,一本书,一段舒适惬意的时光便是极好的温度”...

  • 阅读的温度

    天涯路远,一叶扁舟是佛; 夜雪纷纷,红泥火炉是佛; 荒年冷月,清茶淡酒是佛; 色彩纷呈的世相,朴素是佛; 动乱喧嚣...

  • 阅读的温度

    前一阵子,我一直坚持读书,然后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真是没走心。也许只是为了完成一个约定...

  • 阅读是有温度的……

    一个能真正感受到文字美的人内心情感是丰富的,不因他人斩获无数荣誉而看贬自我,不因小有成就而自大。其实,更重要的是少...

  • 阅读的温度和态度

    梁永安,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如今俨然成为继陈果之后,我在网络上认识的第二个复旦网红教授。 这样坐在家中就能看到...

  • 20210321_《全球通史》_随笔录2

    《全球通史》(上册)阅读随笔 --温度-- 由于沙地,耕地,植被和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温度。并以不同的温度释放...

  • 世界读书日#阅读的温度

    昨天是2020年4月23日,是周扬青发文跟罗志祥分手大瓜事件,广大民众对此瓜吃的太津津有味,到现在还如火如...

  • 半小时看完一本书,真的可以吗?

    书名: 《做有温度的教育》 作者:方华❓ 阅读前,我的三个问题: ①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 ② 为什么要做有温度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的温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ks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