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的发达,让人们有了随时拍照的便利。现在,每当遇到什么好的景观或新奇的事物,马上拿出手机拍照记录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照片,就是自己去过或经历过的标志。
1. 拍照的疯狂
曾经,我在暑假期间到黄果树瀑布旅游,当时让我记忆尤深的除了那里的人头涌涌,还有一大片的相机——即便人挤人,也阻挡不住人们拍照的热情,他们不停地寻找最佳角度,拍完便走,轮到下一波人继续摆拍,让人觉得似乎瀑布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做照片的背景。
到现在,很多所谓的网红打卡地,例如博物馆、书店、艺术园、咖啡馆、田野、花园,人们去到这些地方思考的往往也是如何才“拍得好看”。“打卡”其实就等于拍照。一个地方是否值得去,就在于“出片率”高不高,而不是这个地方本身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而有时,也并不需要太过出众的景观,楼梯、家里、地铁,都可以成为“出片”的场所,只要留心,“拍拍拍”便可以无处不在。
之前就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上海的武康路在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后,网红们除了在外面拍摄外,还会用尽浑身解数,溜进居民楼,在破旧的房子里拍照,让当地居民感到不满。
所谓的旅游,很多时候就只是换一个地方拍照而已。化个精致的妆,摆好姿势,各种角度来一张,然后花上整天时间研究怎么修得好看,最后上传到社交软件,时不时看看有多少人点了赞,以获取自尊心的满足——这甚至是旅游最大的乐趣。
甚至,哪怕这次体验并不如意,被拥挤的人流和糟糕的服务体验弄到一脸失望,但还是会修出精美的图片晒出来,以呈现一种“我过得很精彩”的感觉——可以看到,这时的照片甚至也不是为了“记录美”了,而只是单纯地为了“晒出美的幻象”。
比去过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证明自己去过”。
2. 因为感受力的缺失,所以才忙着记录
约翰·罗斯金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家,他从小就对美和拥有美有着浓厚兴趣。
他认为,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就是对美做出反应并渴望拥有它,拍照和购买纪念品便是典型的方式。毕竟美是短暂的,拍照可以让我们稍微缓解即将失去一幅珍贵图景的焦虑。
约翰·罗斯金在照相机刚流行的19世纪,罗斯金也体会到摄影带来的便利和逼真。但他很快就意识到摄影的问题:
使用者们不是把摄影作为积极而有意识的观察的一种补充,相反,他们将它作为一种替代物,以为只要有一张照片,自己就把握了世界的一部分。
最初,拍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作为对美的感知的补充工具。但现在,很多人之所以拍照,却恰恰是因为感受力不足。照相机让我们以为,只要拍下照片,我们就完成了所有功课,美就收归囊中了。照片,取代了我们切身处地的观察和感受。
当代瑜伽士萨古鲁说,我们对待生命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记录,二是体验。前者是渴望用各种方式记录下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如拍照、录像;后者是投入到生命当中,全身心地体验每一件事情。
为了更好说明这两者的区别,萨古鲁举了一个例子。
一次,他在土耳其坐热气球,旁边一个热气球站满了拿着相机拍照的日本游客,但其中一个由于只顾着拍照没注意,直接从50英尺的高空摔了下去。对此,他说道
我敢肯定,他一张照片也不需要,就会终身记得这次体验。
因为任何事情于你都不是一次真正的体验,所以你会想记录下每件事情。
当用记录的态度对待生命时,我们就像生命的旁观者;当专注于体验生命时,我们才变成生命的主角。用拍照代替感受,就如用拍下文字来代替看书。到头来一堆照片来证明自己“去过”、“看过”,别无所有。
要想真正感受生命、体味美好,我们必须要全然地投入其中。如果这时的体验足够让我们震撼,拍照或许就会显得多余了。
(下篇再续)
我是G小姐,公众号「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爱、情感和心灵,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从深处了解性与爱。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