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看到近80高龄的巴伦博伊姆依然能够精神矍铄,激情饱满地为大家指挥,并且还在祝福中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感动。今天找出了他的传纪《生活在音乐中》打算花时间再细读一遍。距离第一次读到这本书已经13年了。看书中巴伦伯依姆为中文版写序时的照片是2007年,当年他是65岁。对照现在电视中的样子,感觉也没有太大变化。
巴伦博伊姆的音乐生涯极为丰富,无论是演奏还是指挥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在这本书中。他叙述了自己人生前65年沉浸在音乐中的愉悦与满足,以及自己对于音乐的哲学思考。音乐家在孩提时代就十分喜欢阅读,特别着迷于人物传记,写作这部自传是因为他对音乐有很多独到的想法。作为一个从事舞台演艺事业50多年的音乐家,他对这份工作始终充满执着和好奇。通过这本书,他希望能够串联起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不同于一般传纪去强调人物的个人生活甚至是隐私。
巴伦博伊姆出生在阿根廷,作为犹太人从小就听着家人们讨论各种天下大事。父亲非常喜欢音乐,曾经跟一位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学家斯卡拉莫扎学习过钢琴,这位长寿的老师还教过著名的钢琴家阿格里奇。虽然父亲有机会经常开音乐会,但是他真正热爱的是教学,所以没有成为职业钢琴家。巴伦伯依舞的母亲也是一位钢琴老师,所以他从小就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长大。
4岁时他看到父亲与一位小提琴家在为音乐会排练,就非常想跟父亲一同演奏。为此他还想过学小提琴,不过后来改变主意学了钢琴。母亲开始教他识谱并且上了第一堂课,之后就由他的父亲开始教他钢琴。他跟父亲学琴一直到17岁,中间没有换过老师。父亲的教学方法自然而然,并不强调手型,也不练习音阶与琶音,只是通过一些曲目的练习包含这些技术能力,很小他就明白了音乐和演奏技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不是机械化地解决纯技术问题再加上音乐感。所以在每一次练习的时候,音乐性都是被用心关注的。由于父亲的教学理念让他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这些音乐观念也令他受益终生。
当时布伊诺斯艾利斯1257号每个星期五晚上都会演奏室内乐,这里是一位业余提琴家罗森塔尔的家。所有到阿根廷访问的音乐家和本地的音乐家都会去那里聚会,巴伦博伊姆在这里也认识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对他影响很大的指挥家切利比达克。在这里的室内乐之夜上,他得到很多机会去登台表演,当然这也是他非常乐意做的事。钢琴演奏和音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8岁时他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一场正式的音乐会,之后还与乐队合作演出了莫扎特的《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虽然刚开始时,他觉得钢琴并不像其他乐器那么有趣,但是在演奏时心中已经能够创造出一个虚幻的乐队。著名的俄罗斯指挥家作曲家马克维奇曾经跟他父亲说,巴伦博伊姆是一个天生的指挥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