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中只有双方感到平等,才能长久保持幸福。
这个词乍一看即鸡汤又伟大,让人脑海里不禁冒出神父普度众生的样子。但在书中,它的含义非常接地气,指的就是“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就能促使我们幸福,听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去帮助他人,也配得到幸福吗?
在我们的固有观念中,但凡是为自己而去做一件事,或者帮助某个人,就算最终结果是好的,这种行为也是不高尚的。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人非常自私,不该也不配拥有幸福。
这种想法实际上过于偏执了。认真想想,我们的每个行为都是带有个人目的性的。例如作者当老师的根本原因是他热爱教课,而不是这些课需要他来教;那些成立儿童基金的人,最深层次的想法也是因为“帮助他人能获得幸福感”。但我们并不能说,这样的目的是自私的,因为利他和利己本身并不冲突。
作者成为了老师,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方面也帮助了很多学生;成立儿童基金的人,一方面获得了成就感、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这其实是共赢的体现。
举个例子,古时候有个人看到邻居很穷困,于是每天请他们来自家吃饭。过了一段时间,他看到邻居的小孩没钱读书,又出钱供他读书。本来他一个人赚钱养自己一家人,日子过得尚可,但他接济了邻居以后,日子就过得紧巴巴起来。他发现帮助邻居一点益处都没有,不仅不能让自己快乐,还连累妻子孩子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他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多管闲事。
这个人的帮助就很不理智,他的行为就像婚姻关系中的“牺牲”一样,完全没有为自己的幸福考虑。确实,“牺牲”能很好地满足道德责任感,道德责任感也会带充实内心。但问题在于,牺牲本身是不快乐的,一味地在牺牲中寻找生命的道德意义,只会让道德责任感和幸福快乐背道而驰。
也就是说,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要弄清楚“牺牲”和“付出”但区别,不能为了别人而活,否则只会本末倒置。
说了这么多足以证明,以自身快乐为出发点去做一件事,并不就是自私。我们只有把自助和助人结合到一起来看,才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开心和幸福。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我们越开心,就越会去主动帮助别人。如果一个人整天都处于负面情绪中,那么当他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会认为:我自己都过得不好,哪有余力去帮助别人呢?而假如一个人生活非常幸福,他就会希望其他人也能获得幸福,因此他很乐意主动帮助别人。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我们越开心,就越会去主动帮助别人。如果一个人整天都处于负面情绪中,那么当他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会认为:我自己都过得不好,哪有余力去帮助别人呢?而假如一个人生活非常幸福,他就会希望其他人也能获得幸福,因此他很乐意主动帮助别人。
作家玛丽安娜·威廉森也说过:“当我们让自己的光芒闪耀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召他人也加入这个行列。当我们摆脱自己的恐惧时,我们充满朝气的变化自然也会解救他人。”这句话表达的其实就是,当我们自己处于开心、幸福的状态中时,我们的情绪、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积极乐观地观念都会自发地影响到他人。这时,帮助他人就不是一个刻意行为,而是我们下意识就会去做的事。
比如说,一个整天愁眉苦脸,为生计而烦恼的人,他满脑子都是怎么填饱肚子,双眼很难看到其他人的困难。就算有人乞讨到了他脸上,他也会权衡利弊,再决定要不要帮助对方。另一个人虽然也不富裕,但他却生活得很开心。那么他看到有人乞讨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只要我分一点午餐出来,就能让两个人都吃上一顿饭,这多划得来!
由此可见,积极的情绪会让我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苦难之中,而会把眼光投射到他人的需求和期望上。我们能更好地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会更乐于去帮助他们。
可以通过仁爱冥想来提升幸福感。仁爱冥想,顾名思义,是通过冥想的方式,来回顾帮助他人时,你所获得的积极情绪。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提醒自己,帮助他人是件让人快乐的事;同时也能在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候,提醒自己,生活中让人开心的事还有很多。
第一步,让自己进入平静的状态。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以一个舒适的方式坐下来。保持心态平和,深深地吸气,慢慢呼气。如果你练过瑜伽,可以参考瑜伽的冥想状态。
第二步,回想你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的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在心中和那个人对视,感受他对你的感激,并且不再去纠结,自己帮助他时是不是以自身快乐为出发点。
第三步,想象一件未来的事,比如和朋友分享快乐、和爱人共享晚餐等等,体会每次经历中的幸福感。
第四步,把冥想变成规律。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做仁爱冥想练习,直到可以熟练进入状态为止。
当你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就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仅用几分钟时间就能进入冥想状态中。这样一来,每当感到有压力、愤怒或者希望变得更开心时,你就能通过冥想平静负面情绪。同时你也会回想起生活中那些让你开心的小事,这样积极情绪就会逐渐冒出,覆盖住负面情绪,帮助怒你从低落中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