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自律是成事,就是把事情做成,比如考一个教师资格证,考一个会计证。
比如Kris,两个月考上了博士,两个月里,他熬夜喝咖啡,把自己扔在图书馆,与太太孩子暂时分居……这样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看来是极其不健康的,结果是考上会计学博士,围绕目标行动,实现目标就是自律。
再比如朱伟老师,经常对学生们说:按部就班,成就伟大。按着节奏,一步一步,扎实听下去,他自己却是性情中人,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通宵达旦在录课。结果是,朱伟实现财务自由,恋词,加印再加印,火爆得不行,
即使是像上面两位,已经走在很多人同龄人前面逆袭的屌丝成为财务自由的人,也做不到很多人口中的“自律”(5点必须起床,体重不过百,可以边上班边带娃,能挣很多钱,像个超人……)
绝对的持续的有力的自律,很难做到。
但间歇性的,一小时,一天,一周的自律努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我昨天的目标(一套英语题,一套学科题,英语13单元听完)前两项已经完成,第三项完成了一半,打下脸也没什么。
因为孩子是4:40放学,我听课到4:30才出门,孩子回来以后听不成课了。
厚厚的一本词汇书,上个月9.25号买的,今天是10.13号,才半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学了161页,每一页都写满了笔记小字批注。
我没有过分指责自己,我不能让孩子在一旁哇哇大叫,我还要在电脑跟前,雷打不动专心学习,我实在做不到。
我的目标是11月7号以前学完,虽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能打折扣,但是,我会晚睡或者早起,尽可能把落下的进度补上来,争取在最后期限前的时间里,争取往前赶,间歇性的努力。
回看复习的那段时间,虽然辛苦,看不到未来的路,能不能考得上还是未知数?但是那个时候心很安静,为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感觉很好。
如今,我入学已经快两年,反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细碎的事件中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一天天在忙碌些什么。
时间在飞快流逝,最怕的是找不到方向,一天净顾着向学生检查作业,与无关的人和事情纠缠不清。
时间是逆袭的唯一成本,浪费时间的事情不要做,努力找回自己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