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说,真正的朋友哪怕长时间不联系,再见面也还是会和从前一样。曾经,我们可以通过朋友圈快速的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最近的动态,也快速地进入他的世界。
可是,随着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渐渐地拉开了我们的距离。诚然,真正的好友不会因为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而变得疏远,但是,有时候失落总是不可避免的。
当下社会工作的快节奏,生活里的忙忙碌碌,让我们在闲暇时间更多地想多宠爱自己一点,手机成了我们最好的放松的陪伴工具。
而交流沟通似乎也成为最昂贵的成本,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往往依赖于朋友圈快速地去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工作,但是那条“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的白线却如同一根鱼刺将我们想了解好友近况的念头给噎了回去。
1
关于为什么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这个话题,我专门去问设置三天可见的好友:
“工作原因,因为朋友圈发了大量营销信息,自己不想看到,所以直接设置三天可见了。”
“因为太多陌生人,不想泄露自己的信息,所以直接设置三天可见。”
“这样偶尔发的心情很快就会自动屏蔽了,不用觉得蠢再去删除。”
“因为别人都设置了,我不能看到别人的,我也就设置了。”
看到这些回答,最后一个尤为让我心惊,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拉开的,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心房就是这样一点点关闭的。
在高楼丛林的今天,即使是三五步之遥的邻居,我们也是对面相见不相识,一扇扇防盗门,如同一把把枷锁把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心门锁住。
我们羡慕着农村邻里之间的和谐,羡慕着他们远亲不如近邻的感情,却又在无形中将自己封锁住,藏在自己的舒适区域内,用冷漠应对外界对我们的各种揣测。
隐藏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是是非非,朋友圈的三天可见成了我们最好的保护伞,却也成了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最大的屏障。
一个敞亮的朋友圈所带给别人的亲近感是朋友圈仅限三天可见,永远做不到的。社会本不冷漠,只是因为有了冷漠症的人群,才会有了冷漠的环境。
2
朋友说,有时候朋友圈会让我们在某阶段的愚蠢暴漏的一览无余,所以也庆幸着有这个三天可见,可以让新认识的人去了解一个最新的自己。
诚然,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随着阅历和思维的变迁,我们都会对自己有个新的定义。也许,某个阶段,我们会觉得在曾经某个当下的自己或呆笨、或幼稚,亦或矫情。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就是我们自己啊,曾经鲜明的存活在这个世间的每个阶段的我们。正是因为这样一路的或愚蠢,或呆笨,磕磕绊绊才走到了今天的我们。
人生的每段经历都在无形中让我们成长,正是过去的自己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当下。
世间已经艰难,我们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接受每个阶段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是给自己的最好的爱。
所以,请允许朋友圈里不那么完美的你的存在,正是因为缺憾才美丽,正是因为真实才更加吸引人,这样才是最酷的,不是吗?
3
“真正的朋友难道不应该随时关注我的朋友圈吗?三天可见又有什么关系,没有关注到,就是不关心我。”
很抱歉,在朋友圈海量的信息里,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将朋友圈刷到尽头。也许只是翻看两条,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要想在海量的朋友圈里找到一个人的信息,就如同在人潮中寻找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家出门的你,这个是真的不容易。
所以,当想念到一个人,我们下意识的举动是去看他的朋友圈,看他的近态,再和好友一闲扯,什么距离感在闲扯中就全部消失了。
但是三天可见的设置却让我们膨胀的热情如同披头被浇了冷水,若是关系亲密的,又恰好你时间充裕,自然会打过电话去,两个人天南海北大侃一通。
可是,若是时间没有那么充足,抑或是关系只是普通好友,我们往往就会慢慢熄了这个念头,转而去做自己的事情。当然,这颗微不可见的小刺也会阻挡住我们日后想翻看其人朋友圈的欲望。
在高节奏的当下生活里,我们越来越少的去关注别人。似乎,随着成长,一种叫做冷漠的病毒也开始在我们身体里滋生繁衍,肆意横行。
只有关心你的人才会去看你的朋友圈,至于其他人,who care?
所以,三天可见,似乎能打退的只有关心你的人,这又是我们所想要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