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南明史》,读的时候总会联想起工作中的往事,有时候也会想起曾经自己面对复杂问题时候的处理办法。有的时候还会有一种后悔和遗憾的感觉。
南明史的封面写着几个大大的字:内斗会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为了个人的利益,罔顾赖以生存的利益共同体。当我们真的处于那样的现状之中,又会作何选择?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转过这个弯,我不知道。
有人的世界就有江湖。
如同史可法、钱谦益这样手握权柄的人尚且无法看透,何况平庸如你我。
如果东林党复社的人不去纠结党派利益,在定策这件事上就不会陷入如此被动局面,史可法作为南明初期的实力派,若能果断确定新君,怕也不至于被军阀势力裹挟得动弹不得。
如果说弘光朝廷的覆灭是因为史可法和钱谦益这两位老兄,是有点过头,但说他们是肇事之始却也不冤屈。总体来说,南明是一个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上到皇族贵胄,下到文臣武将,鲜少有进取之决心、恢复失地之信念。这样的朝廷,能成事者鲜矣。
这令我想到公司,一个公司如同一个国家,若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权益一点都不能侵犯,自己的自由一点都不能剥夺,那么势必会造成公司利益无法实现最大化。但反过来再说,职工的思想态度容易被消极言论影响,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态度不佳,那也是公司的领导者没有讲好公司这个故事,没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可能脱离或背离了群众。
一个领导班子,应该有明确一致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大家汇聚到这里。当然每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资历经验都不同,彼此之间固然会差生各种观点的碰撞,但都能坦承相对,而不是上升为个人恩怨,这就涉及到个人的胸怀问题了。
但并不是胸襟狭窄的人就一无是处,也不是胸怀宽阔的人就处处皆好。关键在一个人岗相适。
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懂的讲故事,将公司的情怀和愿景放入故事当中去。毕竟物质奖励是边际递减的,而精神嘉奖才能成为新兴动力。
斗争,大概会一直存在下去吧,即使亡国,也要斗。无他,人性耳。
何时能够不斗?或许,物质极大丰富,资源无需争夺,但那意味着什么?没有活力、缺乏动力,或许,到那一天,人类的动力全部都来自马斯洛需求最高级的需求:自我实现?人类真的会进化到那一层次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