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内容全部整理自知乎各大神。本人目前处于复习阶段,对于以下方法对所有人是否可行不得而知,仅供参考。
不过借用一句话:“认准一个方法,坚持下去,就是好方法。”
文末附复习方法详细思维导图
综合:
综合能力并不难,考察的是英语的基本功,这个童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有选择的进行复习(单词、语法)。
综合能力的教材没必要全做,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做一些练习,比如阅读,完形,同义词替换等等。
每个周做一次模拟就够了。然后把模拟题里面遇到的问题好好琢磨。
实务:
实务考试分两部分,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英译汉是重点,汉译英是难点。三笔实务重点考察英译汉,二笔则重点考察的是汉译英。
英译汉的文章大多选自《纽约时报》《经济学人》这些国外报刊杂志,汉译英则多是领导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之类。
参考新东方老师复习方法,首先理论知识,包括《12天突破英汉翻译》、《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韩刚B2A译点通》
然后开始大量练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官方推荐真题练习,一章一章做过去,每天要保证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至少两天一篇)。翻译的时候,先自己去翻译,不要去看答案,再怎么翻译不下去也不要看答案。然后对照着原文和答案,逐字逐句的去分析答案。注意,是每个词每个短语每句话认真过。不然就是浪费时间。然后把答案中自己没有翻译出来的短语和固定用法,比如“领土完整,全面落实,创新驱动”这样的短语,甚至有时候是一句话,全部单独总结出来背会,慢慢积累在心里。这样以后看到一篇文章不至于一片茫然。
笔译重在坚持和积累,这个东西是突击不出来的。
实务的教材全部做完之后,可以去找一些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练习,因为实务汉译英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就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那些东西。考前一周就可以去做那本模拟题了,认真按照考试标准时间去做,全面查找自己的问题。
备注:《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笔译篇》这本书,这本书非常适合刚入门的新手,因为它就是为了三笔考试而编写的。很多考试要考察的考点和翻译技巧以及得分点都在这本书里面。不要去网上找实务的评分标准了,我当年找了N多个所谓的实务评分标准,都真假不辨。只要认真看这本书N遍以上,实务的评分标准自己就能体会到了。真的。这本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样,不要随手翻过去就过了,每个例句都要自己先动手翻译,然后去对照答案,然后看看书中的讲解。总之这本书非常的适合参加三笔考试的同学。
历年真题很多来自时政新闻。不管是否出于这点,平日多读报刊、勤于练笔非常重要,纽约时报、北京周报、经济学人、中国日报这些是必读之物。 总之,翻译技能的提高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下苦功夫。
推荐一个学习网站,CATTI - 译贝网可以找到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还有成功通过考试童鞋的经验帖。另外,应当关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网官方信息。
增加词汇量:
阅读。更加具体的回答是:精读与泛读结合,配合英英词典,结合语境进行记忆。
Tips:
1、实务真题&考试限时:建议英译汉1小时40分,汉译英1小时20分(留给汉译英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小时)
2、英译汉做题步骤
①通读全文,同时断句(断句方法参考《12天突破翻译》)、标出生词(三件事情一起做)
②集中查词(一定要把陆谷孙的词典用熟,词条的义项一定要看到底)
③把断好的句子每一部分转成中文,并根据中文的逻辑关系调整语序(同样参考《12天突破翻译》),对于难以下笔的句子要在草稿纸上写框架(这样的句子一般在英译汉中会遇到3-5个)提醒自己每个成分的安排顺序,之后直接写到答题纸上。
3、汉译英做题步骤:
①通读全文,划掉语义重复的字词和成分(参考《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第四章和《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七章)
②通过确定主谓宾断句(参考《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第五章),之后再解读没有办法直接翻译的内容(参考《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第五章、第八章)并用字典查处专有名词和自己不能确定的说法
③翻译句子时遇到长难句在草稿纸上写出框架(考试的时间内大概能写两到三个这样的句子),确定主谓结构,其他句子直接写到答题纸上。
附思维导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8321/22dd8fa877f5e8f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