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试图回答,为什么当今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发展程度,有这么大的差异。为什么历史上欧亚大陆的文明与其他大陆的文明相比,有这么大的优势。作者戴蒙德的答案是,这是由于不同文明所在的环境造成的,只有欧亚大陆,拥有一个文明快速发展的全部自然资源,而且欧亚大陆的地形条件,适合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交流和促进。作者从农作物、牲畜养殖,以及技术交流这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观点。这种从地理环境入手来阐释历史的方法很有启发性,另人耳目一新。
那我们该如何看待戴蒙德的观点呢?
看得出来,作者把地理条件作为左右人类社会命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释历史,打破了那些从所谓“人种”角度解释历史的偏见。戴蒙德在本书以及演讲中多次明确表明他的观点,造成不同民族发展的路径和程度不同的,是环境原因,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差异。
但这种把地理环境作为核心原理的观点,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呢?事实上这种理论也并不是戴蒙德首创的,从地理角度来解释历史,这种思路往根源上说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这种理论后来被概括命名为“地理决定论”,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问世的时候,这个理论又跟着火了一把,持这种观点的人把本书当作是有力的论证。
然而戴蒙德本人,却是否定“地理决定论”的。他强调,地理因素导致了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差异,但并不能说地理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历史的发展,要复杂得多,并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种因素。而地理决定论,是从已然的事实出发来倒推,从地理和环境的角度,来寻找一个必然性的解释,可以说更是一种后见之明,而起不到历史研究的前瞻性作用,这也是这种理论的局限。
后来在访谈中戴蒙德也谈到过,有些国家超越了他们地理环境的限制。比如大部分国土在海平面以下的荷兰,资源匮乏的冰岛,甚至我们开篇说到的印加帝国,地处安第斯山脉,没有平整的土地,却利用梯田解决了耕种问题,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可见,地理因素虽然重要,但也并不能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最后,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历史学研究方法上。作者指出,传统的历史学通常不被当作一门科学,更接近文学和哲学,很少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而且大部分“历史理论”仅仅是政治宣传,完全无法像科学原理那样证伪。但是,未来的历史学不能再这样了,跟自然科学结合,是历史学必须要走的道路,如果我们想更准确地了解、领悟历史,那戴蒙德这种独特的、把自然因素纳入历史的研究方法,或许是有益的新思路。
撰稿:曲飞工作室
脑图:摩西
转述:于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