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家庭聚会,碰到两位大姐。
一位满面愁容,一脸忧伤,和儿子刚吵完架。儿子30岁,工作性质稳定,家庭条件优越,目前仍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不肯谈女朋友,对感情和婚姻没有信心。进一步了解,因父母不放心,所有女朋友要经过家长审核,也不让他单独搬出居住。
另一位大姐相同年纪,面部皮肤光洁滑润,表情淡定从容,神态安静平和。女儿30岁,单身,海归在外地工作,喜欢旅游和极限运动,忙碌而独立。
看了两位大姐的状态,觉得我还是赞同和欣赏第二位大姐对待孩子的态度。
父母只有放手,才能让孩子享受独立自主。生活上,通过自己安排衣食住行,实现物理上的独立。空间独立了,才有心情和时间思考自己的将来,包括女朋友、婚姻、家庭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等。而非像第一位大姐家的儿子那样,被父母的爱包裹的严严实实,喘不过气,只好以拒绝交友、沟通、规划的形式宣告自己的独立自由。
父母对孩子放手,其实也是放过自己。从孩子出生那一日其,全身心的投入在孩子身上,更有甚者迷失了自我,以孩子的开心为开心,孩子的忧伤为忧伤,越发离不开孩子,将自己的一生捆绑在孩子身上,其实孩子成年后反而会感到压力、压抑和束缚,宝宝不开心家长也不开心,最后陷入恶性循环,不可自拔。
提醒自己,在孩子年幼时该管教的管教,但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该放手时还是要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