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国史闲谈|先秦二八•郑国新兴之周郑交恶

国史闲谈|先秦二八•郑国新兴之周郑交恶

作者: 蚂蚁神威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09:17 被阅读0次

当新兴诸侯秦国努力开拓生存空间、老牌大国晋国在玩窝里斗的时候,在成周洛邑的东方,还有一个年轻的诸侯国郑国,也悄悄的崛起了。

郑国的第一任国君是那个跟周幽王一起死于骊山的郑桓公,他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也就是周幽王的叔叔。早在周宣王二十二年(郑桓公元年,前806年)的时候,就被周宣王赐命“居洛”,到了周幽王二年(郑桓公二十七年,前780年),因为跟晋文侯一起征伐鄫(zēng)国有功,又被正式封到“郑父之丘”,建立了郑国。

我们今天不太知道“郑父之丘”的确切位置在哪儿,有人说是在今天陕西渭南华州区,但也不一定,不过基本可以肯定是在王畿(jī)之内离丰镐很近的地方,所以郑桓公才会担心将来周室有变会祸及自身而想要搬家。

搬到哪里好呢?他去请教史伯。史伯认为,南方的楚国、北方的晋国、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都会在周朝衰落之后崛起,只有河洛济颍之间可以安家。不得不说,秦这时候连个诸侯都不是,邑小民寡,正陷在西戎的包围之中苦苦周旋,史伯竟然能看出它将来会崛起,真够神仙的。

不过,就算秦将来不会崛起,相信郑桓公也不会愿意住到强悍的西戎中间去,所以他听从了史伯的建议,利用自己是周幽王司徒,主持周政的身份,在恩威并施之下,从洛东的两个大国东(guó)国和(kuài)国取得了十个邑,“东徙其民洛东”。这样,虽然他自己未能在宜臼(jiù)之乱中幸免,但却成功避免了郑国跟西周一起覆亡的命运。

郑桓公死后,他的儿子掘突继位,这就是郑武公。郑武公继位后就没闲着。周平王元年(郑武公元年,前770年),跟晋文侯、卫武公和秦襄公一起护卫周平王东迁;二年(郑武公二年,前769年),灭国;三年(郑武公三年,前768年),接替晋文侯主持周政,重新坐上了他老爸曾经坐过的位置;四年(郑武公四年,前767年),灭东虢国;六年(郑武公六年,前765年),迁都于溱(zhēn)水和洧(wěi)水之间的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

想当年,史伯劝郑桓公东迁时就建议他灭掉东虢国和国。史伯说:“若克二,鄢(yān)、蔽、补、丹、依、㽥(róu)、历、华,君之土也。”这个诱惑可不小,想来郑桓公一定动了心,只是他没来得及实现这一理想就死于国难了。现在,郑武公既然灭掉了东虢国和国,鄢、蔽等那八个邑想必也就都被他纳入囊中了,算是个能继承父亲遗志的好孩子。

可是好孩子也有令人费解的地方。他跟申侯有杀父之仇,为什么还会支持申侯拥立周平王呢?不仅如此,到了周平王十年(郑武公十年,前761年),他竟然还“娶申侯女为夫人”。两家不仅没仇了,还成了亲家,这其中发生了什么,真是让人非常好奇,可惜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了。

申国姜姓,所以嫁给郑武公的申侯女儿被叫做武姜,意思是郑武公的“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生的时候难产,起名叫寤(wù)生,小儿子叫段。武姜偏爱小儿子段,就想让郑武公立段为继承人,但是郑武公没答应。到了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强人郑庄公。

郑庄公继位之后郑国也发生了内乱,原因跟晋国一样:小宗争位。从一开始,段就在母亲武姜的帮助之下,取得了足以与国都郑相抗衡的大邑京(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东南)作为封邑,号称京城大叔。有了京这个资本,段开始“缮治甲兵”,扩张势力,准备时机成熟的时候袭取郑,夺取君位。

郑国的大夫们都很担心发生叛乱,但郑庄公显得很自信,他认定段“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对段的扩张一直采取纵容的态度。直到二十二年后,也就是周平王四十九年(郑庄公二十二年,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春秋》开篇的那一年,段完成了叛乱准备,打算在母亲武姜的内应之下进攻郑了,郑庄公才先发制人,命令大夫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我们不知道在京经营了那么多年的段为什么完全没得到京人的拥护,京人见到郑军来伐,连打都没打立即就背叛了他。段只好退守鄢(yān,今河南许昌鄢陵县北),郑军转而进攻鄢,这一次双方总算打了一仗,段战败逃到了共(今河南新乡辉县市东北),因此又被称为共叔段。

我们不知道在京人背叛段以后,他为什么不直接向共撤退,而是要先向南绕过郑跑到鄢,又在战败之后向北再一次绕过郑跑到共。如果不是我们把鄢的地望搞错了,那他的这个走位就未免显得太诡异,实在令人不敢相信。因此,当我们看到《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说郑庄公在鄢杀死了段的时候,实在是不能不多想点什么。

段的儿子公孙滑不甘心失败,跑到卫国搬来了干涉军。当年冬十月,卫国伐郑,占领了郑国在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廪(lǐn)延(今河南新乡延津县北)。我们不知道卫国出于什么目的要为叛乱分子出头。征伐从来都是出自天子,但这一次卫国显然不可能奉有王命,因为此时把持周朝国政的正是郑庄公。他可能会假借王命讨伐别人,但绝不会命令别人来讨伐自己。

面对卫国的擅行讨伐,郑庄公当然知道应该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立即率领王师和南虢国的军队进行了反击,并一直攻进了卫国的南部边境地区。打了一次还不过瘾,第二年(周平王五十年,郑庄公二十三年,鲁隐公二年,前721年))冬天他又再次讨伐卫国,“讨公孙滑之乱也”。可见他是个有仇必报的厉害角色。

王师征伐意味着代表了周天子的意志,但伐卫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周平王的意思,我们并不知道。从实际效果来看,伐卫的获利者只有郑国,周王室和南虢国恐怕都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可言,所以非常可能是郑庄公利用职务之便的假公济私。遇到这种事,不管是谁当这个天子都会感到不爽,所以要是周平王因此开始讨厌郑庄公了,一点也不意外。果然,又过了一年,周平王五十一年(郑庄公二十四年,鲁隐公三年,前720年),终于发生了“王贰于虢”的事,也就是周平王开始让南虢公参与国政,不再专任郑庄公了。

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完全可以下一道命令,光明正大的做这件事,可是他却采取了偷偷摸摸的方式,也不知道到底是在怕什么。他也不想想,郑庄公又不傻,这怎么可能瞒得住?结果,他客气,郑庄公却不客气,直接就跑来质问周平王有没有这回事了。周平王怎么赌咒发誓不承认也没有用,最终被逼问得没办法,只好跟郑庄公交换儿子互为人质,以此来证明互信,史称“周郑交质”。

可是,如果不想守信,拿什么交质也没用。就在周郑交质后不久,当年三月,周平王死了,他的孙子周桓王继位。周桓王登基后想要正式分政于南虢。郑庄公生气了,四月,派祭仲带兵把周室在温(今河南焦作温县西南)这个地方的麦子给收了,秋天,又抢了成周(今河南洛阳)的谷子。从此,“周郑交恶”,郑庄公不再来朝拜周桓王,周桓王也不再搭理郑庄公,俩人就那么僵在了那里。

相关文章

  • 国史闲谈|先秦二八•郑国新兴之周郑交恶

    当新兴诸侯秦国努力开拓生存空间、老牌大国晋国在玩窝里斗的时候,在成周洛邑的东方,还有一个年轻的诸侯国郑国,也悄悄的...

  • 国史闲谈|先秦七八•郑国投晋

    晋国如愿挫败了楚国分裂宋国,从而隔断晋吴交通的企图,顺便又教训了一下不安分的齐国,接着就把目光转向了仍然坚持附楚的...

  • 周郑交恶

    周郑交恶发生于前720年,郑国侵犯东周的国境。 郑桓公曾经是周朝朝廷的司徒,郑武公也在周平王时出任卿士。郑庄公继承...

  • 国史闲谈|先秦二九•春秋小霸郑庄公(上)

    周郑交恶之后,郑国的国际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它跟周和南虢(guó)的关系很紧张,跟卫国有仇,由于收留了宋国的逃亡公子...

  • 国史闲谈|先秦五九•晋楚争郑

    晋国发生了弑君之乱,楚国的内部也不太平。周定王二年(楚庄王九年,鲁宣公四年,前605年),也就是晋赵穿弑君之后两年...

  • 三、周郑交恶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王朝周平王与郑国郑庄公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 原来,郑武公和郑庄公...

  • 国史闲谈|先秦三七·郑厉公入惠王于周

    郑厉公被齐桓公教训了一顿,不敢再向东跟齐国争锋,可他又有野心,不甘居于人下,正当他的野心无处安放之时,郑国西面的周...

  • 国史闲谈|先秦一九•盛极而衰的周王朝

    周穆王共在位五十五年,死后传位给儿子周共(恭)王。《国语·鲁语》对周共王的评价挺高,说他“能庇昭穆之阙”,也就是能...

  • 姬姓诸侯国之郑国

    郑国,周朝姬姓诸侯国,都城新郑。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将郑地封给弟弟郑桓公,建立郑国。 郑桓公最...

  • 国史闲谈|先秦八二•秦晋迁延之役

    周灵王十年(晋悼公十一年,楚共王二十九年,鲁襄公十一年,前562年)十二月,刚刚在“萧鱼(今河南许昌)会”上重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史闲谈|先秦二八•郑国新兴之周郑交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hx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