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教育的经济基础

作者: 葭西日得录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13:33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我妈妈给我说国内太卷了,海淀区中考超过655分的有几百个人(满分660)。低于550分的只能去上中专。不知道别人对这样严酷的竞争是什么感受,我想起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James Duesenberry)评论贝克尔在生育率方面的研究时所说,“经济学是关于人们如何做出选择的学科;社会学是关于为何人们缺乏选择的学科。”

人们基本上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优化其行为。在我看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卷,收入不平等和教育回报才是影响大家决策的关键。如果只有当孩子在日常教育和课外活动中都表现优秀,他们才能确保在未来取得成功时,那么家长会努力敦促孩子达到这些必要的条件。但若是收入不平等并不严重,或者即便是表现“一般”的孩子也拥有足够多的机会来享有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费尽心力育儿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家长也能稍作放松。

经常有人用中美教育作对比,在我看来其实这两个国家的教育方式相似度还是很大的。两国的经济都在快速增长,教育回报明显,所以“虎妈”与“直升机家长”在美国也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很多人评价《虎妈战歌》为幽默,坚韧)。在经济不平等程度低的北欧国家,这样的教育方式吸引力还是有限的。

意大利和中美有着不一样的教育观点。在那里,最好的学校是公立的,高中不存在正式的进入门槛。但是,高中是有差异且专业化的。有些学校(文法学校,Licei)重视学术知识,而有些学校有更职业化的特点(技术学校,Istituti Tecnici)。虽然文法学校和技术学校的学生都可以上大学,但文法学校提供更好的学术基础。此外,虽然不同高中的录取是不受限制的(而且免学费),但留级和不及格是常见的,以至于很多学生最后学得很吃力,被迫辍学离开最初录取他们的学校(经常转去要求更低的学校)。因此,尽管没有正式的门槛,学业成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和自律。总而言之,意大利的学校系统为家庭和学生提供了一些努力学习和获得成功的激励,但不存在为了好学校或高分的激烈竞争。

但也不是所有欧洲国家都有同样的育儿观。法国的家长同样关注孩子的服从于勤奋,这也是源于他们的高中与大学教育水平差异巨大。虽然理论上所有公立高中按照国家教育系统的框架提供同样的课程,但按照欧洲大陆的标准,法国高中之间存在差别。众所周知,有些学校比其他学校好得多,比如巴黎的路易斯勒格兰德高中(Lycée Louis-le-Grand)和亨利四世高中(Lycée Henri-Ⅳ),或者图卢兹的费尔马高中(Lycée Fermat),最好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私立高中排名逐渐靠前。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巴黎的斯坦尼斯拉斯学院(Collège Stanislas),一所大型的天主教私立高中。

在大学层面,顶尖大学与其他普通大学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大学录取的依据是高风险考试的成绩。高中毕业生的常规期末考试(被称为Bacca-lauréat或Bac)对学生的大学录取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法国有高等教育的双轨系统。法国既有普通大学,也有“大学校”(Grande École)。“大学校”是一系列与其他大学独立的精英机构,为法国政府、行政机关和私人部门的国家精英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只有不到5%的学生能上“大学校”。为了进入这些学校,学生首先要在高中毕业后申请预备课程(classe préparatoire)。在这些课程中,学生需要不停地学习(学生每周有四十个小时的课程,经常会有测试,还有大量作业)。两或三年之后,学生需要参加一场竞争激烈的考试,才能获得进入某一所“大学校”的机会。

“大学校”的录取不仅取决于学生的天生智力,还非常看重学生的努力和毅力。有些人认为进入“大学校”是最大的困难,在成功录取之后,学生就能够放松了。在法国,进入一所有名的“大学校”是成功的一个关键标志。虽然只有少数比例的法国家长计划让孩子进入这个精英系统(父母是“大学校”毕业生,其孩子进入“大学校”的比例特别高),但是竞争激烈的筛选过程使这些志向远大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忍耐力和适应力的价值。因此,这解释了为什么勤奋是受法国家长欢迎的育儿价值观,对其重视的程度几乎与美国的情况类似,而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程度要高得多。

总之,教育制度强化了经济基础对教养的作用。例如,中国和美国都是收入不公平、教育回报高、社会保障薄弱的经济体。在这两个国家,教育系统增强了家长采用密集型教养方式的激励。在美国,具体的作用渠道表现为顶尖学校录取名额的激烈竞争,这些名额的分配不仅取决于考试成绩,也取决于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在中国,教育系统对教养的最大影响渠道是高风险考试,尤其是高考。在芬兰和瑞典等其他国家,我们观察到的是高度社会平等与低压型学校相结合,学校强调团队合作和水平型教学模式。因此,经济环境和教育系统共同激励家长采用放任型教养方式。

资料来源于《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相关文章

  • 焦虑教育的经济基础

    前几天我妈妈给我说国内太卷了,海淀区中考超过655分的有几百个人(满分660)。低于550分的只能去上中专。不知道...

  • 广雅:教育的灵魂是从容

    说起教育,整个社会都充斥着焦虑。父母焦虑,学校焦虑,老师焦虑,学生焦虑。 教育的焦虑,焦虑的教育,已成了当下教育的...

  • 比下有余,消除焦虑

    现在的人好像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焦虑,单身的焦虑,就业的焦虑,教育的焦虑等等。特别是“双减”后对孩子教育的焦虑。 焦虑...

  • 干就完了

    从不认为自己焦虑的自己,今天竟然意识到自己焦虑了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虽然一直以来都想自己能够回来家乡工作,陪...

  • 在上海,有500万家长在装鸡娃!

    一、教育焦虑症 教育焦虑症,是父母家长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出现焦虑感,并达到中度焦虑的一种状态。这样的焦虑甚至蔓延到...

  • 焦虑新解

    焦虑身材的都去健身了; 焦虑孩子的都去学习了。 你说的对, 我焦虑了。 教育是苍白的,教育只能教育愿意接受教育的人...

  • "焦虑"的教育

    日前,教学处主任在宣布课务分工时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中年女教师填了分工竞聘意向书后特地跟他讲,她不能再跟...

  • 教育的焦虑

    你是否已经为自己的孩子规划好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升学路线,认为只有上了好的小学才能上好的中学,上了好的中学...

  • 教育的焦虑

    表哥家儿子要上中学了,提前很长时间就约我要吃饭,我推脱了。又说要来我家,我也推脱了。也许大家会觉得我不近人情,可这...

  • 焦虑的教育

    身边有很多的人每天都在忙着买学区房,忙着搬家,他们放弃熟悉的圈子,放弃休息的时间,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校上面。家长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焦虑教育的经济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ky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