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小纸篓 小纸篓和小笔头
01
我家楼上新来了一家房客。因为孩子在城里上学,所以父母也来陪读。这样的家庭很常见,但这家有些特殊。
下午,正在吃饭的时候。听见楼上传来哭泣和打骂的声音。母亲说是新搬来的房客在打骂孩子。当时没有在意。可是这个声音再三的出现,我就不禁疑惑了,什么样的熊孩子,能惹得父母这样频繁的生气?
碰到那个孩子,我诧异了。他约莫上初中,生的白净乖巧,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见了我很腼腆的低下头,小声的向我问好。这孩子就是天天被打的熊孩子?不像啊?
你把孩子当什么了?他好像家教很严,很少出门。除了上学出门,其余时间就呆在家里,也没人在楼下喊他出去玩。
有天下午,我俩在门口遇见了。他低着头拦住我对我说:“姐,我们学校组织去参观展览馆,我妈肯定不同意,你能帮我劝劝吗?”
参观展览馆?好事啊。我二话没说就去劝了。
他爸爸----那个又胖又矮的中年男子,穿着领子发黄的衬衫,听见我的来意后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闷头抽烟。无视我的存在。
他妈妈接过话茬,同样矮圆的身材,寡淡的眉毛下一双眼似笑非笑。一张嘴,嘴边的两道法令纹好像要飞出来戳你两刀:“哎呀,多谢你来说了,要不然我们真不知道孩子怎么想的呢,费心费心啦。”边说边做出送客的手势。
我被扫地出门,琢磨着女人的话怎么这么别扭,一时忘记了下楼。
你把孩子当什么了?不久,门里传来了哭泣声和女人尖利的喝骂:“家里哪有钱让你去玩?你老老实实学习去,要不是你,我们至于付出这么多吗?成天到晚想着玩,你不会有出息的!以后你怎么给我们买房子?怎么给我们养老?”
我被话里夹带的愚昧的思想震撼了,他们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养未来生活的保障。
他们不会在意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只会考虑孩子是不是学习好,能不能考好大学,将来能不能挣大钱。让他们后半辈子不用为生计操劳。
这样的父母把孩子视为今后唯一的希望,强硬的规定孩子一切行为都应该像他们想的一样。不允许偏离轨道。
孩子,就是他们的商品,他们的行为都折射着未来可能的价值,绝不能踏出他们划定的圈子。
02
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出现的最多。
我在录入农村贫困户统计表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贫困的家庭生的孩子越多。
我大致统计了一下,有80%的家庭生育了3个孩子,有15的家庭有三个以上的孩子,至有5%的家庭有两个孩子。正应了那句老话,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其中大部分家庭一直生到有儿子为止。我录入过这样一份家族成员名单,第一个叫蔡小芬,第二个叫蔡小霞,第三个叫蔡小燕,第四个叫蔡招弟,第五个叫蔡志强。
你把孩子当什么了?这个家庭连生了四个女孩,终于在最后得了一个男孩。而这个家庭,是村里的特级贫困户,家里甚至没有一台电视机。
我困惑得和领导讨论,这些人都养不起孩子了,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
领导叹口气,对于他们来说,生孩子就像投资,女孩是商品,男孩是彩票。女孩养大早早嫁人,家里可以收一笔彩礼钱,男孩指着他养老。万一男孩出息了。有本事在城里生活下来,就相当于中了头彩,一家人都跟着沾光。所以他们要生,还要多生。
这样的话语令我不寒而栗,我从来没有想过,世上还有这样无能无耻的家长,不靠自己的奋斗过上好日子,反而指着儿女过活。
儿女就像陈列在展柜的商品,他们只负责待价而沽。
03
世上还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呢?妈妈很辛苦,所以你一定要懂事听话,好好学习,考清华北大。父母不容易,所以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怎样怎样孝敬我们。有的甚至会赤裸裸的问,你将来挣钱了,给我们买什么呀?
无视孩子心中的需求,不理会他们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人,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用自己拙劣的手法雕刻孩子纯真的灵魂,直到扭曲变形。
你把孩子当什么了?家长们,爱都该是无条件的,就像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妈妈,一个儿子是总统,另一个是农民,但她同样为两个孩子骄傲。
不要把孩子当成商品,让他们自由的成长。
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纸篓和小笔头
阅读 1赞 投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