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的天空》,属于鲍尔斯自己,但归根结底,这“天空”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头顶之上。
我们不是游客,是旅人
这是一个讲述现代人意图追寻人生意义,以享受并安放自己内心的孤独的故事。美国人波特·莫斯比与妻子姬特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战火的摧残、世俗的生活都让他们毫无安全感。并且,这对有着精神追求的夫妇之间,似也有难言的罅隙。为了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也为了修复彼此的感情,他们决定去往北非游荡。然而,自以为能在这种游历中寻找到自己价值的二人,在日复一日的与世隔绝中,渐渐迷失自我。既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件件地发生了。
我们总是将希望留存在下一站,却忘了,这只是因为我们无法摆脱对当下的绝望,正如旅馆里的西班牙女仆曾对波特说的:“生活即悲伤”。我们一直以为,生命总会不断赋予我们新的东西,但其实一切都在做减法,一切都不知会在何时戛然而止——“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我们才会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然而每件事情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灵魂是身体里最疲倦的部分。
有意要让深渺的哲思溢出具体情节的小说,总会在形而上的思想层面与形而下的故事进展中辗转摇摆。但显然,鲍尔斯从一开始就很坚定地明白自己要在这个故事中所埋藏的思想,于是他的处理很从容淡定。这造成的直接效果是,小说的情节引人,线索明晰,节奏紧凑,而对思想层面的揭示同样毫不迟疑。
当波特说出那句“灵魂是身体里最疲倦的部分”时,在小说的思想与情节层面来回游走的我们,感同身受。《遮蔽的天空》通篇文风冷静平易,但又包裹着难言的野性,这让人轻易地坠入了这个传奇的故事。而当鲍尔斯将对小说人物灵魂的叙述平静而直白地插入小说情节的叙述中时,产生的磁场足以催生我们的共鸣,构成了小说让人恐惧又亲近的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