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优点,也许你能想到5个,那再请你说说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可能你能想到10-20个。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习惯性自我评价,一方面源于我国传统教育中“谦虚”“内敛”等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源自于对自我的不接纳。
有人曾说过,我们生活当中,可能只有10%的人讨厌你,有20%的人喜欢你,还有70%的人可能就跟你关系平平,但是我们常常最在意的是那10%讨厌我们的人,因为一般人会认为“你讨厌我”就说明“我不够好”。实际上,“你讨厌我”是你的事情,与我无关,但我们习惯性把对方对我们的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放大,甚至赞同对方的批评,觉得自己需要再改进一下。
无论是优点太少,还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其实都源于我们内心对自己的不接纳,不愿意对自己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照单全收。事实上,好的一面是你,不好的一面也是你,它们组成了完整的你自己。
再回到最开始问你的那个问题,问问自己,我找到的这10-20个缺点和不足,是谁说的?也就是,是谁认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找到其中你认同和不认同的观点,剔除不属于你自己的看法,你会发现,可能缺点的答案只剩下5个属于你自己的评价,剩下的其实都是别人直接或者间接反馈给你的,是属于别人的观点。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缺点清单里有“脾气不好”这一点,你问问自己,我真的脾气不好吗?你就会发现你的每一次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例如是因为太累、因为饿、因为别人太吵闹、因为麻烦事情太多、因为缺爱……也就是说,你做出“发脾气”这个行为是有原因的,只是这个原因别人不理解,或者说别人认为不值得因为这些“原因”就发脾气,所以你会被冠上“脾气不好”的帽子。当身边的人都这样觉得,你也会慢慢被同化,觉得自己脾气不好。
所以,接纳自己,首先要识别哪些评价是自己的,哪些评价是别人加上你身上的,把属于自己的留下来,剩下的就剔除。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别人的看法不重要,特别是那仅仅10%的人,不应该对你造成任何影响。
关键在于,你怎么定义自己。
送你一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