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好朋友跟我倾诉工作上遇到的压力。她在一家公司做销售,拼死拼活几年时间,在公司销售部门也算是小有成绩,但最近跟领导层因为一些事情意见不统一而直接被老板在销售会议上点名批评了。祸不单行,她的年终奖因为疫情影响也一直没有批下来。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却遇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她感觉特别的委屈,因此,在开会的时候没能控制好自己,直接豁出去了,当场怼了回去……
朋友觉得老板批评她是故意针对她,加上奖金的问题,再加上平常的各种压力,所以,积攒在心中的委屈、不满终于在一瞬间爆发了。
好在前几天她又告诉我,事情发生后她做了反思,觉得自己的确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她端正了态度,开始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她的奖金也已经发下来了。
想起,曾经年轻气盛的自己也没少干过这种事情,动不动觉得委屈了也会跟领导甚至跟老板怼上几句。后来才慢慢意识到,在职场中,一个人的情绪管控能力是何其的重要,正如有句话所说: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
而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
它是一种在特定外部刺激下必然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一种进化而来的生存机制。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谈论不要有太多负面情绪,事实上,所谓 “正面” 和 “负面” 的情绪其实只是从个体感受的角度对情绪进行的一种评判,所以,不同的个体对于同样的事件的不同解读也会导致不一样的情绪反应。
但不管怎样,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情绪,每一个情绪的后面都一定有一个支持它的思想,因为情绪本身就是身体被我们思想刺激之后而产生的反应。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提到一个观念:
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如何解读呢?
书里有一个公式:
A表示事件,它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C出现。比如说,好朋友的老板在公司会议上批评她(A), 如果她认为她老板是故意针对她(B), 她会觉得委屈,难过甚至愤怒(C);但是,如果她认为老板可能当时心情不好(B1),她会比较中立地来看待老板的批评(C1);如果她听到批评后第一时间接受这个批评,再反思自己是否真如老板所批评的那样(B2),进而再做改变(C2)。所以,不同的B会造成不同的C,也会带来全然不同的事情后续发展状态。
在这个简单的公式里,其核心点就在于中间的B(信念、想法),而这些信念和想法又直接跟个体的认知有关系,也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所学习的,所接触到的,所经历过的一系列知识和事件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所有的这些才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的价值观、信念、标准,来约束自己,也用来衡量和批判他人。
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思所想的基础,可是,重点是我们几乎很少去怀疑或者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通常是它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可是谁又曾想过我们的思想可能也会“欺骗”自己,甚至会把自己往沟里带呢?
张德芬在书里的那句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出来的结果。”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人生中的很多痛苦实际上都是来源于我们内心的自我评判,来自于我们自己对于事情的解释。换句话说,痛苦其实是我们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是我们对事情的解释造成了我们的痛苦。
记得《奇葩说》里有一期大王曾经提到了一个“情绪自由”的概念,说的是一个人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情绪,可以看破他人的喜怒,当自己的世界可以自由运转的时候,即便被讨厌也不会被打击到自信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这个过程也许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期间不断去反思,也需要经过很多的努力,甚至漫长的等待,但相信终究会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时候。
那么在通往情绪自由的这条道路上,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第一,臣服
破解情绪障碍之道,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就是臣服。就像《臣服试验》里所说的,接受生命给予自己的任何人、事、物,不以个人的偏见和喜恶为评判,即便有些东西是自己不喜欢的,但也全然接受。放在这里,就是说:臣服于所有“已经发生”的事,也就是接受这个事实,同时也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但不要被自己的思想干扰。
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感觉悲伤、生气、懊恼、焦虑或者恐惧的时候,我们直觉反应就是抗拒和排斥,我们以为这种情绪上的对抗可以帮助改变我们不想要的事实,从而帮助自己逃出这个负面情绪的泥沼。
然而,事实上,这是徒劳无功的事情,而且对事情的后续发展一点儿帮助都没有。并且,通常,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将注意力聚焦在那个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反而会赋予它更多的能量,你越反抗,它就越强大。
相反,当你不去逃避,不去压抑,不去抗拒,就只是不带任何预设立场,不带任何成见的 “允许” 它的存在,这些负面的情绪反而会慢慢消失。就好像是你让光照进来,而这些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慢慢被驱散开了。
第二,培养觉察的能力
觉察的意思是说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比如说当你因为某件事情感到生气,懊恼,焦虑等等的时候,通常这些情绪都会通过身体的一些反应而表现出来。
当你觉察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它进行批判。比如说,我因为某件事情感到非常的焦虑,那么就接受自己的这种焦虑的情绪状态,告诉自己“我现在很焦虑”,但不要对焦虑这件事情进行任何的主观上的评判,也不要觉得自己不应该焦虑。有情绪了就是有情绪了,没有好坏对错,应该不应该,它就是我们的身体被我们的思想刺激之后而产生的反应,它就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
当感觉到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就如前面所说的,唯一要做的就是臣服,也就是接受它。如果你不接受它,或者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情绪,那么就会对它产生抗拒心理,进而逃避它或者是想要压抑它。而这些反应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因为,凡是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凡是你想逃避的,都会再次出现,凡是你想压抑的,终有爆发的一天。
因此,当你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之后,接受它,直面它,然后再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或者借由其他的方式将情绪排遣出来,比如说运动,冥想等等或者其他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
而在表达情绪的时候,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区分感受和看法。感受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真实的描述,而看法则是带有个人主观的评判或者结论性的表达。比如说,“我感到很孤独”这是一种表达感受的方法,而“你一点都不关心我”则属于个人的看法。
很明显,表达感受可以让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表达看法有时候却是在传递一种负面情绪,并且,无形中还会增加或者强化这种负面的能量。因此,在表达情绪的时候尽量避免那些负面的结论性表达。
当我们慢慢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思想,这样就能切断与它的认同,进而检视它的真实性。如此,我们就不会盲目地完全听从于大脑的声音,而是会带着更客观和辩证的心态去看待事情。
诚如,书中所说:你的自我觉察会带来觉知之光,而觉知将助你通往情绪自由之路。
最后,摘抄《遇见未知的自己》最后老人的这封信分享给大家。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刻了。我看到你的成长、茁壮,心中有无比的喜悦。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的人分享,因为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越多,你回收的就越多。又到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送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儿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包装外壳,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的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