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30
眼高手低的人能摘到桃子吗?
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为了生男孩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有人超生,有人为了生男孩喝神婆药,用尽各种各样的土方法,就是要生男孩。而那些生了男孩的家庭则以此为傲,不管走到哪里,都巴不得向别人炫耀自己生了个男孩。
这些男孩,有些长大后自食其力,不仅生活经济独立,也改善了父母的生活,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在父母的脸上贴金了。这样的父母,他们仍旧以自己当初生了个儿子感到骄傲,如果他们的儿子不是妈宝男,未来的生活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男生因为父母过渡溺爱,导致未成年的时候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嗜好,较轻的抽烟喝酒整日游手好闲,严重的则进打架甚至伤害他人,或是犯下盗窃等罪行。
还剩下一些胆子不大不小,不爱读书也不会去违法犯罪的男孩,日日在家等着父母做好饭端上桌。身边儿时的玩伴进工厂,他觉得太低端,不是他该做的工作;干农活又觉得脏,觉得累;不爱学习,连高中都只是勉勉强强读完,出去当收银员,又觉得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
每天打开直播,看直播里身材娇美的女主播,就觉得自己就该娶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不停的给无营养洗脑引导情绪的短视频点赞,成为一个标准的键盘侠。
他的眼里,他是谁都配不上的高质量男性,但实际上,别人眼里,他的定位就是键盘侠:网络世界的巨人,现实生活的侏儒。
只有他那个重男轻女,井底之蛙的母亲还在以他为荣,觉得他是最优秀的男人,没有女人配得上他。
就好像上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安慰调皮学生家长的那句话:他很聪明,只是有点懒。
过年回老家,隔壁的王婶又跑到我家,不出所料,每年来对我说的话都是同一句:“小林,帮我儿子介绍个对象呗。”
“婶,我自己都还没对象呢。”
“婶在电视里看到,你上班那个大城市很多漂亮的女孩子啊,你过年的时候带几个回来介绍给我们家大力,看看我们大力有没有喜欢的,婶感谢你啊。”
“婶,我上班那个地方的同事人家都有自己的男朋友,人家女孩都是城里的,找的男朋友也都是城里的。”
“他们城里人没眼光,还是我们农村好,你在城里上班你知道,不知道咱们农村比城里好多少,不然你也不会总是回来,对吧?”
“是的,婶,你说得对。”
“哎,我们大力啊,这么优秀的男孩子,不知道以后那个女的买彩票了才有这样的运气哦。”
她口中的大力,今年35岁,高中的时候就辍学了,辍学原因是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被人管束,觉得自己读书就是埋没了人才,要靠自己干出一番事业的“男孩子”。
高中辍学之后就去学习美发,结果剪头发的时候把手指划出血了,然后就放弃了学习美发。再后来又去学修车,学装修,学厨师,每一样都因为在学习过程中被划伤、眼睛进灰尘、手被油烫伤而放弃。
回家后,大力告诉母亲,这些都是下等人做的事,他是要做大事的人,不适合做这些。母亲说:“是的,妈妈相信你,我们大力哪能吃得了这个苦啊,我们大力是要干大事的人。”
后来,大力就一直在家啃老,父母已经60多岁,还要每天下地干活,老父亲捡垃圾,老母亲去街上卖菜,35岁正值壮年的他每天在家躺床上看直播,玩游戏,以及等待着他一夜暴富的机会和一位美娇妻。
谁会嫁给这样的男人?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内涵、没有自律能力,甚至连最基本的自我认知和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谁愿意嫁给这样的人?
不说现在这个年代,就算是上个世纪,婚姻大都是门当户对,一个勉强能够饱腹的家庭,连8.88万彩礼都拿不出的家庭,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只是还没遇到伯乐而已?
在上世纪,男孩子之所以更受欢迎,是因为大环境需要劳动力,因为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更适合成为劳动力。很多男孩才七八岁就会跟着父母挖土、割猪草、喂猪等等,随着时间的递增,男孩的劳动力越来越强,能创造的价值就越来越多。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受到教育的人数少之又少,其他更多没受过教育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打架。所以很多家庭需要生男孩撑门面,家里男孩多,别人就不敢轻易发起冲突,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是大家不会想到这么多,只是知道自己要生男孩,要生越来越多的男孩。
这样的环境下生出来的男孩有数量的上升,却大大降低了生存的质量。于是就出现很多自以为是的啃老族,明明自己没有对家庭贡献什么,却天天被家里人当成掌上明珠宝贝着。丧失了自我认知,自然是没办法给自己找到定位,找到参考,找到前进的目标。
这样的人生,大多是毁了吧。
大力想要结婚,除非哪天他能清醒过来,认清自己是寄生虫的事实。
end
网友评论